王況也就沒辦法了,又不是學偵探推理的,也沒辦過案子,這法子也是王況能想出來最好的法子了。

長安城的各坊就好比是那一個個張開口的甕,到時候只要將坊街口一堵,誰也都插翅難飛。這是這個法子能奏效的前提,如果也是和建安一樣,沒有設坊,沒有坊牆,想在一百多萬人裡揪出一個兩個人來,還真是難。

俠客是有的,高人也是有的,但絕對不會有不借助工具就能高來高去的越過四五丈高的坊牆的人,黃大的腳上功夫已經是不錯到程老魔王都羨慕的地步,黃大做不到的,這天下還真沒幾個人能做到。再說了,覬覦千里眼的和行軍餅坊的,想都不用想,必定不是大唐人,只能是西邊或者是北邊的,西北邊麼,侯君集已經出兵,北邊都是胡人,馬上工夫和摔跤那是不錯,但腳上工夫疏鬆得很,西南邊的吐蕃就更不用說。

所以,即使真有高來高去的高人,只能是大唐人,那也不會是來偷這大唐視為國器之物的,他們要偷,自然是偷那些富豪家族更是省事,漢人還不屑做那宵小被人戳脊梁骨的出賣祖宗的事情。

於是徐國緒和蒲熙亮不再愁眉苦臉。

李管家當夜沒回,王況知道八成是被安排到宗人府去了,估計沒得個結論出來前不會放回來。不會是壞事,李管事兄弟這麼多年都沒認親,現在王況也是如日中天,李管事犯不著冒險去認假親,就以他在林家和王家的辦事能力及勤勉,早晚都會出人頭地,沒必要去冒這個險,只要能將家中的辛秘事說出一兩宗對上了,基本也就會認了,只是究竟是不是李世民的族人呢,這個倒還不知道。

第二日一早,徐國緒和蒲熙亮就分頭去按王況說的辦了,徐國緒找贏老頭察看兵士無緣無故睡著的原因及配藥,蒲熙亮找匠人配染料,兩人分工,半天就將事情辦得妥妥的,也都安排了下去,每天塗一遍染料,就等著賊人上門了。

還是要進宮去說一聲的,免得李世民誤會說自己不關心這個事情。其實千里眼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是複雜,總得來說,想要得到清晰的圖象,那就要求一組鏡片的焦點都儘可能的排列在同一直線上,這個只偷去實物是研究不出來的,就是仿製出來了,那也是圖象模糊,再遠一些的看的就分不清是山還是樹了,是以王況一解釋,李世民也就不再擔心,由著大理寺的衙役們去破案。

這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如果李世民沒有那麼一點的自尊心作祟,只要當初去要黑龍的時候把事情來龍去脈說個清楚,王況一樣能想出這辦法來,興許這時候案子早就破了,作案手段的提升是和破案手段的提升相輔相成的,你有高明的破案手段,那麼就會逼著賊人去想更高明的作案手段來,而這又進一步的刺激了公差去思考更加高明的破案手段,就這麼你跑一步,我追一步,你再跑,我再追的,手法演變到後面就越來越高明。

也幸好自己早有計劃今年還要來長安,不過只是因為李世民的相召而提前了一兩個月而已,倒也沒什麼可怨的,為人臣子,自有臣子的本份,自己又不想當皇帝,那就只能恪守了臣子該做的。

第三天,李管家回來了,楊妃認下了他這個表兄,李世民也認下了他這個族人,但李管家非要等到李管事回來才會一起接受李世民的封賞,在此之前,他不想有什麼改變,所以,還是林家的管家管事,可事情到了這份上,誰敢再使喚他呀?於是他就成了林府中的閒人一個。

事情其實也不復雜,不外就是當年李唐代楊隋引起的,李管家兄弟是李世民族人沒錯,但卻是遠親,比起和隋帝的關係來要疏遠很多,隋帝都滅了,兄弟倆自然是權衡再三,不敢露面,李世民娶了楊妃卻也沒有大肆聲張,當初楊妃年齡也小,自以為親族都已經歿了,加上心中對前途的無助和無望,也就絕了尋找是否有幸存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