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那文章叫個花團錦簇,引經據典的,聽得柳老夫子是兩眼直冒精光,老淚縱橫:蒼天哪,某有了個好學生了,真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不,哪是勝這麼簡單呀,這文章做得,那就是稱為大唐第一才子也不為過呀,還是小東家有遠見呀,知道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嗯,以後就這麼要求建州學子們,就用三郎當做正面教材!

王況和王冼是面面相覷,王冼什麼時候寫過這麼好的一篇文章了?怎麼王冼自己這個當事人都不知道?可琢磨著琢磨著,王況笑了,行,李老二,你狠!

好罷,既然人家投了桃過來,而且是聯合了幾大相公一起投的,那咱也報顆李過去。別人沒聽出來,王況可是聽出來了,這時文裡,通篇看起來就是王況施政思想的總結和歸納,但仔細一聽下來,分明就是幾大相公聯合捉刀所做,這事情如果沒有李老二的授意,誰敢?要知道魏老頭可是倔得出了名的,竟然也湊了一段話出來(灰雀文筆實在糟糕,大家就這麼理解罷,幾乎每一段,都隱晦的提了提只有捉刀人和王況才知道的事情,所以王況才猜了出來)。

於是,建東以南,有個大島嶼,幾乎比得上整個大唐一半還要大的地盤,上面有大量的鐵礦的奏摺就又快馬的送了回去,當然了,發現者不是王況,是朝中眾大佬這些年派到建州周邊州縣的家族子弟聯合組成了一支船隊南下探險得來的,可惜那些探險人員損傷怠盡,只留一人存了一口氣,回到建東留下這麼一句話就魂兮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