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散了。

剛剛李世民就聽了王況說的演練之事,也知道水軍的集結號是早上才吹響的,現在見王霖泊真個要馬上開拔,就來了興趣。

來什麼興趣?當然是開拔速度的興趣,但凡是軍隊開拔,如果說只有幾百幾千人的,準備個半天那是夠了,可這是足足五萬人的大軍,其他先不說,光是給養的準備就要費上好一翻工夫,沒個三天五天的,又怎麼能準備個妥當的?

將領們都散了個乾淨,王霖泊又將自己的親兵們都趕得遠遠的去了,這才上來給李世民正式見禮。聽李世民開口問道為何能有這麼快的開拔速度,就道:“陛下,咱們水軍可不比陸軍,需要有糧草調撥的,水軍有大樓船,平日裡存糧早就在樓船上的米倉裡,而菜蔬之類的,海上行船,也沒處補充去,所以大多都以豆芽替代菜蔬,至於說魚類,海上隨時碰到漁船,隨時採買了就是,反正對漁民來說,載了回來也是賣,在海上也是賣,沒什麼不同。且每艘大樓船上都有艨艟和捕魚的工具,每天利用停船休整的其間來捕魚,也將將夠用,再加上沿途採買的,這就菜也有了,比陸軍吃得可要好不少,頓頓有魚。”

王霖泊很是自豪,他不能不自豪,對比於陸軍來說,水軍從朝廷上得到的軍費開支等等還要不如,要不是因為水軍不用養馬匹,從而將兵部按六千陸軍標準撥付給的軍費裡多出的馬匹用來支付軍晌,再加上建州衙門和福州衙門又有補貼,還有漁民們時不時的抬些海獲來,水軍哪能有現在這樣的規模?當然了,樓船的建造是朝廷全額支付的費用,這個不能算到水軍的軍費裡去。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還能讓兵士們頓頓有魚吃,比起陸軍可是強過許多,而這也恰恰是水軍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現在的水軍裡,大部分都還沒有正式的軍籍,唐時的軍籍和以後的軍籍不同,這時候的軍籍還是個地位的象徵,大體上,唐時的社會地位排列,就是以士,兵,農,工,商這樣的排列方式的,最高為士,這一階層包括了為官為吏和讀書人,接下來就是兵,其次才是農,農之下是工匠,排於最末的就是商。當然這是王況來之前的排位,現在經過十來年的發展,商和匠的位置已經上來了,和農並列了,只有兵,依舊是排在農之前的。

李世民是不來不知道,一來一看就嚇一跳,他沒想到被他當作試驗田看的水軍能有如此的規模,同時也讓他看到了水軍的巨大潛力,其他不論,如果能將大江水軍重新組建起來,聯合了海上水軍,那麼大軍的調撥就要快速得多,而且也省錢省物得多,打個比方,如果想將關中一帶的軍隊調到河北去,走陸路就要帶上許多的輜重糧草,速度慢不說,沿途還要引起民眾無端的猜疑,還要沿途的徵調糧草,對地方的財政也是一大負擔。

而若是用了水軍調撥,那麼這一路上的所吃就幾乎可以省了大半下來,只要備上米就夠了,菜蔬有豆芽代替,還有魚可吃,不光速度快,還省錢,省了騾馬和民夫徭役,省下來的徭役就可以投入到比如馳道比如水利的開發上去。從水上行軍,至少可以省下一半的速度,如此一來,在對付高句麗上,大唐就佔盡了天時,人和當然不用說,本來就有人和,那麼天時加人和對上高句麗的地利,三個條件,大唐就佔了兩個。

也不對,地利上大唐至少也要佔一半,高句麗可沒水軍,更沒有大唐這樣的大樓船,如果海陸聯合演練成功的話,那麼對付高句麗就可以東南西四個方向同時進攻,高句麗若敗了,只能往北的苦寒地帶去,可本身高句麗就身處苦寒,再往北去,他們還有活路麼?

沉吟半響,李世民讓王霖泊抓緊時間擬好一個奏摺,等他跟了王況從船廠出來後給他帶回長安去,水軍有什麼要求,儘管提,不敢保證全部滿足,但是可以保證儘可能的滿足。

王霖泊哪還有不願意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