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做事是要天賦的(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就關係到了鄧十一今後能不能站起來了,對這個手術的關心程度,孫藥王是比王況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按理說,既然已經取得秀才的功名,那麼幾乎是一輩子衣食無憂了,年輕的,有族人有富貴人家願意資助你,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若是你資助的秀才日後取得更大的功名,回報也是很豐厚的,只要投資成功了,這個投資回報率是高得驚人的。若是到了年老了,還沒考取更大的功名,也完全可以尋了個富貴人家去做西席,一樣是衣食無憂。
能取得秀才,那就是學識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是已經步入了士的行列,走到哪裡都是受尊敬的,整個建州,八萬多人口,一千多的讀書人裡,有秀才功名的也不過是寥寥數十人而已,這還是建州尤其是唐興建寧二縣自古就文風頗盛,不然也不會有夢筆生花,江郎才盡這樣的傳說出在唐興。要放到其他州去,除了幾個文風盛的外,比例還遠沒這麼高。
眼前這個書生,卻是放了秀才的功名,要來學烹食,只要他步入了這一行,就不會再有人來資助他,擺著的麼,你都放棄了大好前程,誰還願意做這種無謂的沒有回報的投資?等他入行多年後,想說再回去教書,那也沒多少富貴人家願意請你了,你都丟了書本這麼多年了,學識怕是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只要他學了烹飪,就從士這一行列轉到了匠這一行,社會階層也一下掉了幾個級別,怎麼看來都是不划算的買賣,又不是說他像孫嘉英一樣,連個童生的資格都沒取到,要知道,他可是秀才!
“某喜歡烹食。”秀才只回了這麼一句話,就不再多說,繼續等待王況的回答。
王況笑了笑,倒是個少言寡語的,除了在城外碰到的時候,說起他阿孃縫的袍子時比較多話,其他時間就是基本只有一句。
不過,有這一句喜歡烹食也就足夠了,絕大多數人,恐怕究其一生,也很難做到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這要受到家庭條件,社會背景還有輿*論的影響,王況是深有體會的。
“下定決心了?”
“嗯。”
“不後悔?”
“不後悔!”
“好,既然如此,你先跟著孫總廚一個月,若是有烹食的天賦,某就收了你這個徒弟,若是沒有,你還是回去讀你的書,考取功名罷,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天賦的。”一個人,要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絕大多數還是靠的天賦,你有這方面的天賦,你才能做得比同樣條件下的人好。王況從來就不信什麼勤能補拙是一劑萬用靈藥。
勤能補拙也不是完全不對,而是這是有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大家彼此之間的天賦沒什麼大的差異,在這個條件下,你才能說勤能補拙。同時,這還要受到另一個條件的制約,那就是你背後的支援力度,這個支援,有的是財力上的,有的是權力上的,有的是環境上的,有的是名聲上的。
甚至於,你是不是正處在一個特定的背景之下,都能影響到你的成就,你把曹操放到盛唐試試?估計他充其量也不過只能成為個小有名氣的人而已,或許歷史的長河很快就能將他給淹沒了,所謂時勢造英雄罷了。
就正如林荃淼,在仕途上可謂是一帆風順,他在讀書上的天賦只能算是中等,但因為有了王況,因為有了被王況影響下的格局,他一到了長安,沒多久就被捧為才子,高中前三甲,就連做官的起點也比別人高了許多。
但凡功成名就的人,大多肯定是不願意讓人知道其實他的成功,有許多是來自與背後的支援,總是會在潛意識裡把自己的成就大半歸功於勤奮之上的,王況自己就知道,如果他還是在後世,如果他還是處在那樣的一個背景之中,他不過是茫茫沙漠中的一粒黃砂罷了。
甚至,即便是穿了過來,假如沒了孫銘前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