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操那麼多心幹什麼?管他蕭老頭想做什麼,車到山前必有路就是。

第二天,王況卻是沒有早早的進宮,王況的理由是,皇帝也是人,常朝要早起,其他時間就應該給他一點偷懶的機會才是,不要因為自己的到來而影響到皇帝的睡眠質量麼。直到了日上三竿,王況這才坐了林府的馬車慢騰騰的往皇宮裡走,又沒規定他什麼時候必須到長安,也應該沒什麼大事,不急呢。

其實李世民密詔王況進京,並沒要求王況隱藏行蹤,只是他要找王況商量的事情,如果被其他人知道了,恐怕要說皇帝小題大做,這麼點小事還要徵求一個五品縣伯的意見?同時,如果因為建東的事情沒和王況這邊商量好,後面的事情,不是那麼好辦,而和王況商量要是同樣被人知道,就又會給王況落下個手伸得太長的非議,搞不好會打擊了王況的積極性,所以這才會密詔王況,為的就是不讓太多人知道王況回來,而和那些隨著王況來而出臺的一些政策聯絡起來,也算是一種變相的保護王況。

王況也知道這一點,但這並不妨礙他借了這個由頭,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本身他就是個不太愛熱鬧的人,尤其是對假模假式的寒喧不感冒,是能免則免,要是自己大張旗鼓的來,可能從延興門到昇平坊這短短的一段路,就要讓他走上半個時辰,這影響可不好喲。

所以,王況並沒選擇從朱雀門報名而入,而是選擇了東邊的偏門延喜門,取道承天門進的宮,守著延喜門的千牛衛和守著承天門的金吾都不認識王況,但王況手中有皇帝密詔在,這兩門的守衛也是一頭霧水的放了這麼一個才二十出頭,卻著了紅色袍服的官員進宮,他們奇怪,什麼時候,長安突然就冒出了這麼一個年輕得不像話的中層官員?沒人能想到,是遠在建安的輔國建安縣伯到了長安了。

當值的黃門帶著王況一直繞過了太極宮,興安門進了西內苑,李世民平日除常朝外基本都呆在這裡的御書房內,

直到這個時候,王況這才報上了名,說是建安王況奉詔進京,算是把李世民的“密詔”二字給詮釋得淋漓盡致了,還從來沒有一個奉了密詔進京的官員保密工作一直保密到了御書房外,大多都是在皇城外就報名而入的,而那些守兵也不敢到處宣言,要真的出了什麼事情,一查就可以查到是誰洩了密的。

王況的一句:“建安王況奉詔進京”把領路的那個當值黃門嚇的腳下一個趔趄,差點就跌到路邊的荷花塘裡去,還好塘邊的欄杆擋了一下。

那黃門站穩了,抹了一把汗:“建安縣伯您老這行事也夠密的了,某在宮內行走多年,卻也是第一次見到,得了,某今日沒見過建安縣伯。”說完趕快做了一揖就要離開,心底暗暗發誓,這些天,嘴巴最好嚴實點,誰知道建安縣伯如此小心,為的是不是有關軍國大機*密呢,這時間可真真不湊巧呢,哦,剛剛釋出了討賊詔,剛剛在坊間多有傳言說建東有大變動,建安縣伯這就來了?今兒這個差,當的實在是有夠倒黴的。

王況作勢扶了一把那個黃門,袍袖中早就藏好的幾顆金豆就悄沒聲息的滾落到那黃門手中,那黃門只呆了一兩息的時間,手不動身色的縮了回去,在袖角處藏好金豆,卻是掏出了一條絹帕,往臉上按了按,這才告辭往回走。

守在御書房外的小黃門進去不久就出來將王況領了進去。其實,王況在御書房外,就已經能看到御書房裡的李世民了,不然的話,他也不需要那麼隱密的給那帶路的黃門賞錢,要是給個一吊兩吊的,大可以明目張膽的來,沒人會說什麼,給帶路的黃門一些小賞錢以感謝他們帶路的幸虧,這是慣例,和後世的小費沒什麼差別。

但是王況想要給王冼埋下日後可能有用得上的暗線,當值黃門是最好的物件,他們地位不高,通常都是小黃門或中黃門來擔當,這樣地位的黃門,沒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