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迷一樣的王二郎(第5/6頁)
章節報錯
暗中和駕車人打個招呼,並沒和那兄弟倆見面,就直接走了。
凡事還是小心點為好,自己性命不足惜,小東家可是心有天下百姓之人,可不能出了半點的馬虎。
知道有這麼個和自己當初兄弟倆遭遇相似的小乞兒,王況也是很感興趣,不過,如今事情沒個完,可不能就這麼讓兄弟倆拋頭露面,好在陳大他們雖然是編了私兵,暫時還是住在王村,有陳大他們在,交代一聲,這兄弟倆在建安的訊息就不會走露,也更安全,黃大暫時也還不宜以真面目與這兄弟倆見面,所以就安排了人手,迎上馬車,讓其直接送那兄弟倆在王村先安頓下來。
這時候已經是七月末,慎家傳來訊息,說是今年按小東家的法子,深耕密種的水稻長勢喜人,到秋後,鐵打的是大豐收了,這讓王況也舒了一口氣,他並不懂農耕,但好歹沒吃過豬肉,也是見過豬跑路的,從小在農村長大,後世水稻的疏密與現在的區別,這還是能看出來的,只不過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當初只提了一句,慎家人竟然就全這麼做了,搞得他有段時間一直是很不安的,現在得了確切訊息,心自然也就放下來了。
不光是這個好訊息,還有那些種在田埂邊的米仁,長得也是不錯,算是額外收成了,按王況估計,現在的慎家,可能到了秋收後,恐怕就將成了唐興首富了。
深耕密作的實驗,暫時看來是成功的,但是真正的成功,還是要等到秋收後,等到稻子收割進倉了,那才是實打實的,等到了明年,有了慎家的榜樣擺在那裡,在全建州推廣深耕密種就不是什麼難事,和黃良商量了下,打算在慎家收割的那天,召集了全州的大戶人家,一起去觀看,用實際效果來說服他們。
若是全州都能推廣,那麼後年,全州的農稅收入必定能增加不少,離中州就又近了一步,百姓的口袋也更家的充實,有錢了,就會去消費,這是個良性迴圈,這麼迴圈下去,中州是幾乎落了一半到口袋裡了。
慎家採用新的耕作法將要獲得大豐收的訊息在建州官員中流傳了開來,這讓不少官員喜上眉梢。
並不是所有官員都贊同發展商業的,這些人受的教育裡,都是以農為本,農是國之基礎,社稷安穩的保證,所以,即便是以前建安的商業大繁榮,他們也不是很看好前景,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個農的,自然是歡喜的。
對王況來說,好訊息不止這一個,還有許多,比如說柰果樹長得都很不錯了,各地的辣椒都已經收穫了不少了,甚至有的農戶開始收起青辣椒炒菜吃了,唐興人幾乎家家都種起了桂花,也有人開始試著去九江尋了瓷土回來燒瓷了等等。
尤其讓王況高興的是,慎家在幾年前種下的花梨,基本都已經成活,而且在慎家的帶動下,許多人聽說是小東家喜歡的樹,都開始種了起來,不管花梨是要一百年還是兩百年才能成材,至少,以後花梨不會再那麼少了。
花梨木在後世,幾乎已經絕種,這是王況的一個心病,他家以前有不少花梨,但都被浪費了,最後只剩得了一段兩米來長,碗口粗的料,一直也沒捨得用掉,如果現在開始,家家戶戶都養成了習慣種花梨,那麼後世,花梨恐怕就不會再那麼珍貴了,好東西,那就是要走進尋常百姓家的。
不管怎麼說,這一年,如果沒有中毒事件,應該算是王況開心的一年,自己定下的目標基本都已經完成,而且有些還是超額完成,眼見離中州是越來越近,大家心裡都是歡喜的。
不管怎麼說,這一年,如果沒有中毒事件,應該算是王況開心的一年,自己定下的目標基本都已經完成,而且有些還是超額完成,眼見離中州是越來越近,大家心裡都是歡喜的。
還有一件,那就是王況也不好意思說的,陳丫兒近些日子總是嘔吐,沒什麼食慾,若是自己的妻子,王況自然是敢大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