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梨園行,這就是規矩。

孟曉冬把這個規矩帶到了歌舞團裡來,此時的歌舞團早已不是當初的八個人了,而是有幾十號人。

人越多,矛盾就越突出。

黎錦揮作為歌舞團的負責人,提議要培養更多的歌星,讓她們良性競爭,避免一家獨大。

他本身就是作曲家,這些日子也寫了不少曲風輕快的歌曲,適合少女們演唱。

第一個推出來的是黎錦揮的女兒,黎銘暉。

這個小姑娘有一張娃娃臉,長的天真爛漫,很適合唱一些歡快的歌曲。

林子軒為她寫了《童年》和《世上只有媽媽好》。

《童年》是後世耳熟能詳的歌曲,曲調輕鬆明快,只是要把其中的歌詞稍微改動一點。

《世上只有媽媽好》則是一顆催淚彈,曲調簡單,歌詞易懂,唱出了對母親的深情厚愛,無限依戀。

這是林子軒在做實驗,如果這首歌受到了歡迎,那他就會把《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在民國時代翻拍出來,而且故事情節和這個時代並不違和。

可以想見,到時候影院內會是一片哭泣之聲。

黎錦揮對《世上只有媽媽好》大加讚賞,認為這首歌比那些靡靡之音更有教育意義。

和鄭證秋一樣,他們這一代人之所以搞音樂和話劇,都有一種使命感,認為可以教化民眾,救國救民。

看起來很理想主義,但他們內心裡真是這麼想的,而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林子軒其實是準備打造不同型別的歌星,有專門唱抒情情歌的,有唱民族類的,有唱歡快舞曲的,這樣才能百花齊放,良性競爭。

至於合作物件,還是上海百代唱片公司。

不過他已經打算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了,等到永珍書局在全國各地開啟發行渠道,就在上海建造唱片製造廠。

總之,還是那句話,林子軒需要大筆的資金。

☆、第八十九章 一個有益於中國電影事業的人

上海明星電影公司籌備多時的《津門大俠霍元甲》終於開機了。

總導演是鄭證秋,還有兩名副導演,分別是李平倩和顧肯福,說是副導演,其實就是幫著鄭證秋打雜的。

因為鄭證秋還要同時籌備《大鬧天宮》,沒有太多時間花費在這部電影上,而且默片拍攝並不困難,只要擺好攝像機的位置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中國的電影導演怎麼拍攝電影呢?

&ldo;導演的技巧是做夢也沒有想到過,攝影機的地位擺好了,就吩咐演員在鏡頭前面做戲,各種的表情和動作,連續不斷地表演下去,直到二百尺一盒的膠片拍完為止。鏡頭的地位是永不變動的,永遠是一個遠景……&rdo;

這是張時川後來對民國初年電影拍攝的回憶。

由此可見,民國時期的中國導演處於毫無經驗的狀態。

鄭證秋去了一趟美國,在好萊塢片場觀摩了幾天,才恍然大悟,原來鏡頭還分為遠景和近景,人物還有面部表情的特寫,攝像機還能放在小車上跟著演員跑動。

雖然以前看外國電影雜誌,瞭解一些名詞,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親眼看到才能明白攝像機是怎麼拍攝的。

他在好萊塢大開眼界。

還有一個演員的使用問題,在沒去美國之前,鄭證秋堅持拍攝電影使用以前文明戲的演員,因為這些人有舞臺表演經驗。

但電影和話劇有很大不同。

話劇演員無論是聲調還是形體都較為誇張,也就是所說的話劇腔。

給人的感覺就是脫離生活,過於機械化,拿腔拿調,不夠自然,而拍攝電影需要自然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