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明白,是為看那熱鬧而來。

木吒頷首道:“只是那誅佛者,今日可會來?”

觀世音菩薩搖搖頭笑道:“只怕去了靈山。”

“靈山諸佛肉毒未解。”

觀世音菩薩嘲笑道:“所以,金蟬子贏了,這幾日中,必須送他西行。在誅佛者破開靈山禁制之前,金蟬子必須到靈山。”

兩人不再多言,心中多有事端,隨投寺裡。

正是有緣得遇舊相識,般若還歸本道場。

入到寺裡觀看,真個是天朝大國,果勝裟婆,賽過園舍衛,也不亞上剎招提。那一派仙音響亮,佛號喧譁。

觀音菩薩直至多寶臺邊,果然是明智金蟬之相,並不見臉上有絲毫難色,看來已將那袈裟馴服。

經文正講到**處,忽然闖進來了兩個長滿疥癬的病和尚,直衝到玄奘法師的高臺邊,竟然無人攔得住!

觀世音菩薩聞得金蟬子這般,乃是故意激怒自己,釋迦摩尼在靈山之時,日日與他講大乘佛法,而今他只撿小乘佛法來說,當下近前來,拍著寶臺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麼?”

金蟬子聞言,心中大喜,菩薩既然發話,成行之日不遠,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正講處,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唐太宗道:“法師正講談妙法,被兩個疥癩遊僧,扯下來亂說胡話。”

唐太宗令擒來,只見許多人將二僧推擁進後法堂。

御林軍把兩個病和尚押到了後堂太宗的面前,兩個和尚站在太宗面前,既不下跪,也不行禮,仰面道:“陛下問我何事?”

唐太宗卻認得他,問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

菩薩點頭道:“正是。”

“先前兩位長老送了袈裟錫杖,想必是虔誠禮佛的人,既然來這裡聽講佛法,隨喜吃些齋就好了,為何又要來和我的法師亂講,擾亂經堂,誤我佛事?”

菩薩笑道:“陛下開辦水陸大會,是為了超度地獄裡的冤魂惡鬼。但你那個法師講的是小乘佛法,度不得亡魂昇天,於事無益。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度亡靈昇天,超脫苦難,能解冤消災,使生者長壽!”

“你那大乘佛法在何處?”太宗忙追問道。他之所以要選高僧做水陸大會,就是為了消災免難,超度地府裡的鬼魂。要是超度不了地府裡的惡鬼,二十年後,太宗陽壽盡了,到了地府,豈不是要受那無窮無盡的苦難?

“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看來有點遠,不能馬上拿來用,於是太宗又問道:“大乘佛法你可記得嗎?”

“當然記得。”

唐太宗大喜道:“既然如此,就請長老上臺,講解大乘佛法!”

兩個和尚也不推辭,邁步出了後堂,來到法會高臺下,忽然祥雲從兩人腳下湧起,化成了蓮臺,託著兩個和尚直飛過法臺,飛上了半空,變成了手託楊柳玉淨瓶的觀音菩薩,左邊是木叉惠岸,執著棍,抖擻精神。

喜的個唐太宗朝天禮拜,眾文武跪地焚香,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禱道:“好菩薩!好菩薩!”

但見那瑞靄散繽紛,祥光護法身。

九霄華漢裡,現出女真人。

那菩薩,頭上戴一頂金葉紐,翠花鋪,放金光,生銳氣的垂珠纓絡。

身上穿一領淡淡色,淺淺妝,盤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