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羅便直接啟程赴大都,以正式的使者身份,去同南陳的朝廷議商,多羅記住一點,只要不是損我蒙人根本的條件,哪怕再是苛刻都可以答應下來。早一天與南陳達成和議通商往來,我們便能早一日擊敗蒙巴克,令我大元多保留一分元氣。保住將來重新崛起的希望。”

多羅一雙明亮的星眸中閃爍著與父親相同的堅定目光。玉首輕點道:“父親放心,多羅明白。”

來自草原的議和使者再次來到了京師。早已做好了準備的大陳朝廷一改上一次漫不經心地太極拳式地接待,派出了以兩位內閣大學士王洪昭與趙紫邢分為正輔的高規格談判陣容。

與上一次出使京城相同,多羅再次扮作了小廝模樣,隱藏在使團之中暗中操控一切,名義上地使者則改成了傑羅麾下重臣偲桑,偲桑是草原上少數精通漢語漢文化的蒙人,心性沉穩思維縝密,是傑羅向為倚重之人。

和議正式開始之後,憑藉著大陳所居之強勢地位以及譚志豪這個惡人的反向作用,兩位大陳的內閣大學士從一開始便佔據了談判的強勢上風。

稱臣、償金、朝貢、質子(身份高貴的人質)、和親,諸多苛刻條件齊上陣,寸寸擠壓蒙人的利益。

而在這些苛刻條件之中,最厲害的當屬朝貢一項,與歷朝歷代重名不重實的朝貢完全不同,大陳這一次提出的朝貢可是實打實的列出了一串清單,一不要金銀、二不要美女,每年五萬匹駿馬、五十萬頭牛羊,卻是必不可少,若真是達成了這樣的盟誓條件,可以說完全是對蒙人社會經濟的一種掠奪性破壞,從此以後蒙人將很難再對大陳形成威脅。

面對著和議中大陳咄咄逼人的攻勢,多羅與偲桑沉著應戰,擺出一副哀兵之態,並不正面交鋒,在痛陳草原蒙人貧苦境地的同時,著重推出了一道簡單的選擇題,大陳是支援親善大陳的傑羅推翻殘暴的蒙巴克大汗,還是等待著蒙巴克鎮壓下各方叛亂之後,再次同大陳兵戎相見。

對於傑羅而言,聯合大陳成了他唯一的制勝之機,而對於大陳而言,分裂成兩部的北元帝國,遠比一個完整的北元帝國要安全得多。

這一場談判,可以說是事關兩國的百年氣運,誰也不敢輕忽。也正因為如此,縱使雙方的條件相差地天差地遠,卻沒有人輕言放棄,雙方的使者,盡都拿出了最大的耐心與毅力,全力以赴的爭取著本國的利益。

朝貢成為了雙方的死結,大陳的底線是起始時提出地朝貢數目的一半。即每年兩萬五千匹駿馬與二十五萬頭牛羊,而這個數字卻遠遠超出了蒙人所能接受地極限。偲桑自然不可能應允下這等條件,談判進入到了第三日後陷入了僵局。

皇宮禁苑,文軒閣。

“小弟譚志豪,見過大哥!”能在皇帝面前這麼嬉皮笑臉的人,大陳朝除了膽大包天的譚志豪還有哪個。

每次見到譚志豪,崇武皇帝的心情皆開心得很,淡笑道:“好小子。這一次的差事辦得不錯。”

聽了這話,本是一張笑臉的譚志豪的臉上快要苦出黃膽汁了,哭喪著臉自懷中掏出了一頁白紙,雙手捧著抵到了崇武皇帝地身前,道:“老大你可要幫我!”

崇武皇帝一怔,搞不清自己的心腹愛將怎會變臉變得如此的快,接過那頁紙展開一看,臉上神情登時古怪了起來。

這是一張既平常又不平常的欠賬憑單。所謂平常,就是格式幾乎跟全天下的欠賬憑單沒啥區別,說到不平常,這張憑單上所籤的金額竟然達到了九十萬兩白銀之巨,而欠賬立據人的落款上,赫然是譚志豪的大名。

崇武皇帝明白了。敢情這小子是跑過來哭窮要賬來了。

敢跟皇帝要賬,而且這已經是第二次跟皇帝要賬,譚志豪或許不是千古第一人,但也絕對算得上大陳第一號了,也難怪崇武皇帝地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