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賢王崛起(第1/1頁)
章節報錯
大乾國,疆域廣袤無垠,山河壯麗多姿,皇權統治之下,表面呈現出一片盛世繁華之景。然而,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實則暗潮湧動,危機四伏。西京,這座氣勢恢宏的都城,皇宮巍峨聳立,彰顯著皇家至高無上的威嚴。女帝高坐鳳椅之上,原本端莊的面容此刻卻被一層凝重之色所籠罩。江南道與河東道傳來的叛亂訊息,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壓在她的心頭。但對於精於權謀的女帝而言,這叛亂,未嘗不是制衡太子李賢的絕佳契機。
李賢,這位被流放至巴州的太子,並未因流放的困境而一蹶不振。在巴州期間,他憑藉著卓越的眼光與堅定的決心,在幕後精心運籌帷幄。他發現巴州地下金礦、煤礦、鐵礦資源豐富,便秘密組織人手開採。同時,他命人制作蜂窩煤,這一創新不僅解決了百姓的取暖難題,還在市場上大受歡迎,為他賺取了一大筆財富。
有了資金支援,李賢組建了護礦隊與商隊護衛隊。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護衛隊在他的悉心訓練下,已頗具軍隊雛形。待女帝發現時,一切為時已晚。李賢憑藉積累的力量,順勢佔領了漢水平原三郡,勢力愈發壯大。
女帝深感危險,遂以平叛為名,下詔召回李賢。她心中暗自盤算,若李賢應召而來,便可將其軟禁在西京,使其一舉一動皆掌控在自己股掌之間;若李賢拒絕詔令,那便以抗旨不遵的罪名,名正言順地興兵圍剿,徹底剷除這個潛在威脅。
詔令如疾風般迅速傳至漢水平原三郡。彼時,李賢正與親信們圍坐在一起,熱烈商討著領地未來的發展大計。展開詔書,寥寥數語,卻讓李賢瞬間洞悉女帝的險惡用心。他深知,這西京之行,無疑是踏入精心佈置的陷阱,一旦前往,必將受制於人。李賢面色凝重,在廳中來回踱步,內心陷入激烈掙扎。他深知二人所言皆是肺腑之言,但這道詔令不僅關乎個人安危,更與大乾國局勢緊密相連。若處理稍有不當,必將引發更大危機,李賢隨即召集軍中能工巧匠及主事之人,秘密下令袁剛帶領這些能工巧匠全力投入火藥、火炮、連發槍、手榴彈的生產。他心裡清楚,一旦拒絕回西京,女帝必定派兵圍剿。即將到來的惡戰,唯有憑藉這些先進武器,才能佔據先機。
與此同時,李賢與心腹謀劃退路。他將目光投向山南。女帝見李賢果斷拒絕,惱羞成怒,立刻聚集部隊攻打漢水平原三郡。李賢早有佈局,在西京必經之路龍嶺佈置火炮,用水泥修建堅固城樓與防禦炮塔。火炮、手榴彈與炸藥包在冷兵器時代,堪稱降維打擊,再加上龍嶺居高臨下的優勢,朝廷軍隊很快便被李賢佈置的防禦部隊打垮,狼狽退回。
女帝見龍嶺久攻不下,便下令山南西道節度使陳平加緊攻打李賢。然而,陳平卻遲遲不肯出兵。原來,李賢的岳父馮坤已被派去說服陳平。馮坤向陳平曉以利害,表明李賢才是正統,且在巴州發展壯大期間,為百姓做了諸多實事,深得民心。儘管巴州刺史已被女帝提前換防,城防軍隊也被朝廷替換,但李賢的軍隊一到,巴州各縣城便如摧枯拉朽般被佔領,巴州首府化城也順利落入李賢之手。不僅如此,李賢的軍隊順勢還打下了閬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