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海疆定策(第2/5頁)
章節報錯
而,陳聆卻一臉凝重,他深知,這只是暫時的勝利,海疆的隱患遠未消除。
酒過三巡,陳聆起身離席,走到大殿中央,單膝跪地,向皇帝李賢進言:“陛下,此次雖平定了倭患,但海疆之患,絕非一役可除。臣在征戰過程中,踏遍了周邊海域的諸多島嶼,發現澎湖列島、琉球和夷州諸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它們仿若我大唐海疆的天然屏障,扼守著海上交通要道。若被他國佔據,將對我大唐海疆構成巨大威脅,沿海百姓也將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且臣在戰事期間,對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較為熟悉,懇請陛下恩准,讓臣帶領十萬大軍長期駐守,保我大唐海疆萬世太平。”
李賢聽後,陷入了沉思,眉頭再次緊鎖。此時,一旁的宰相狄仁傑,身著朝服,邁著穩健的步伐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陳將軍所言極是。澎湖列島等地,不僅戰略位置關鍵,其周遭海域漁業資源豐富,且處於海上貿易的核心要道,是各國商船往來的必經之地。實乃兵家必爭、利國之要地。若能派兵駐守,精心經營,既能有效防範外敵入侵,又能拓展我大唐的影響力,促進海上貿易的繁榮,可謂一舉多得。”
,!
眾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一時間,大殿內議論紛紛,皆是對陳聆提議的認可之聲。李賢思量再三,最終決定採納陳聆的建議。“陳愛卿,朕命你為澎湖諸島守將,帶領十萬大軍長期駐守。務必加強防禦,不得有絲毫懈怠。朕賜予你便宜行事之權,島上大小事務,皆由你定奪。望你不負朕望,守好我大唐的海疆大門!”
陳聆領命後,即刻著手準備前往澎湖列島。他深知,此次駐守任務艱鉅,不僅要抵禦外敵,還要建設和管理好這片土地,責任重於泰山。
到達澎湖列島後,陳聆顧不上長途跋涉的疲憊,立刻全身心投入到防禦工事的修繕和加固工作中。他親自帶領士兵們,在各個島嶼的關鍵位置修築炮臺。烈日炎炎下,他與士兵們一同搬運巨石,汗如雨下卻毫不停歇。這些炮臺選用當地堅硬的石材,由經驗豐富的工匠精心打造,結構堅固,可承受猛烈的炮火攻擊。
同時,陳聆還為士兵們配備了連發槍。這種連發槍是大唐軍械司的最新發明,相較於傳統的火銃,其射擊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殺傷力也更強。士兵們手持連發槍,在訓練場上進行著緊張而有序的演練。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海面上,整齊的槍聲便迴盪在海島上空。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陳聆制定了極為嚴格的訓練計劃。每天清晨,天還未亮,士兵們便在晨曦中集結,在沙灘上進行長跑訓練,身後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腳印。隨後,便是殘酷的格鬥訓練,士兵們兩兩一組,拳腳相加,摔倒了爬起來繼續,皮開肉綻也毫不退縮。午後,便是各種戰術演練,包括海上作戰、島嶼防禦、協同進攻等。陳聆親自督導訓練,對每一個細節都嚴格要求,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戰術動作,若有失誤,都要反覆練習,直至完美。
在加強軍事防禦的同時,陳聆還積極鼓勵福建人移民寶島。他深知,要想真正穩固對這些島嶼的統治,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口支援。於是,他選派了一批能言善辯、熟悉福建風土人情的官員前往福建,他們深入各個城鎮、鄉村,宣傳寶島的富饒和發展前景。
為了吸引更多的移民,陳聆還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於移民而來的百姓,朝廷免費提供土地、農具和種子,幫助他們開墾荒地,安居樂業。同時,在島上設立集市,促進貿易往來,為百姓提供更多的生計來源。他還親自規劃集市的佈局,確保各類商品分類清晰,交易有序。
隨著移民的不斷湧入,寶島逐漸熱鬧起來。一片片農田在肥沃的土地上開墾出來,百姓們辛勤勞作,農作物茁壯成長。集市上,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吆喝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