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土是不是翻的有些太深了?”老朱祖上幾輩都是土裡刨食的貧民,一見就發現不對勁的地方。

季如風耐心詳解道:“種植番薯,最好是沙壤土或黃壤土,需要深耕,八九寸為佳。先育苗,後種植。”

隨後便指揮著小太監,進行壓肥。

壓肥完成,鋪上一層兩寸厚的土,再一排排挖上土坑。

等準備就緒,季如風抽出毛驤的佩刀,準備範如何切番薯塊。

這可把老朱給嚇了一大跳,忙上前阻止:“別!先生,你就是砍咱,也不能砍這寶貝番薯。”

番薯在呂宋屬於禁止出口的商品,官府嚴格把控,這20斤番薯,是沈榮花了一萬兩銀子才買到的,為了獲得這個購買機會,還花了五千兩黃金買通了呂宋總督的副官。

這些東西,在老朱眼裡,可比黃金要寶貴的多。

“呵呵……上位想岔了,番薯種植需要先育苗,而這育苗便是將番薯切塊,每塊上面有一兩個苗眼即可。然後把番薯塊埋入土中,待其苗長到六七寸高,有5-7片完整葉片時,可以進行移栽定植。”

“育苗完成後,再採用壟作栽培方式,壟距二尺,壟高一尺。移栽時要避免高溫、乾旱或暴雨等惡劣天氣。這樣,才算是真正完成種植。”

一身農裝的朱元璋亦衣袖,接過季如風遞來的番薯塊,小心翼翼地栽種於土坑中,填土、澆水,動作雖不嫻熟,卻極為認真。

“20斤番薯種,大概能育苗500至600株,差不多剛好能種植一畝地,待收穫後,全部拿來育苗,如此一來,明年便可向全民推廣種植。”

埋好一塊番薯種的老朱,抬頭認真地看著季如風,專注道:“先生,這對大明百姓來說,是天大恩澤,咱替百姓謝謝你。”

小時候,眼睜睜看著父母家人,一個個餓死,老朱比歷史上所有皇帝都更明白,糧食對於百姓來說有多麼重要。

可以這麼說,但凡當年,他家能有幾口吃的,不會餓死人,那麼他就無論如何也不會走上推翻暴元的這條路。

“呵呵……就是因為你比任何皇帝都更注重百姓,所以我才想要改變大明命運,延長大明國祚!而且,這才哪兒到哪兒,等哪天玉米土豆都種上,大明百姓不再捱餓,再來謝我不遲。”

聞言,老朱重重點了下頭,轉身吩咐道:“二虎,調十名錦衣衛,給咱日夜守著這些番薯,不得讓鳥、蟲吃嘍!咱每天下朝都會親自過來檢視,不得出任何差錯。”

一旁的沈榮將種植之法詳細記錄成冊,這可是名載史冊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未來只要開始推廣番薯,人人都會知道是他沈榮帶回這寶貝番薯。

“上位,如此精心呵護番薯,不如給它賜個名字吧……就叫洪薯如何?洪武之薯!”

為了未來讓老朱更“聽話”,方便推行更多決策,季如風不著痕跡的拍了老朱一個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