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君道藏經》乃是道門三宗之一的張道陵所著,分為上下兩卷。

上卷《太平要術》下卷《太平青領》,兩書最後現世的時間是漢朝。

持太平要術的是烏角真人左慈,持太平青領的是太平真人于吉。

太平要術主修天地之法,五行之術,修至大乘,呼風喚雨,移山填海,不過信手拈來。

而太平要術主修興國廣嗣之術,能治百病,且可長生,修至大乘可變化自如,亦可生死人,肉白骨。

聽師父說到這兒,季如風心中滿是震撼與好奇,不禁追問道:“師父,現在我的太平要術成了碎片,該如何恢復?”

季如風的眼睛裡閃爍著熾熱的光芒,並沒有追問左慈和于吉的結局,若他們修至大乘甚至成仙,史書上的結局也不會是那種情況。

不過,也不排除用了假死之類的手段,以至於史書記載有誤。

這些並不是他所要關心的,既然如今兩本天書都已現世,眼前的情況自然才是他最為關心的。

畢竟這才是和他息息相關的問題,甚至他想修至大乘,也不是沒有可能重新跨過時間長河,回到穿越之前的世界。

張中微微抬眼,望向殿外遠方,陷入了回憶之中,緩緩說道:“這兩部天書,背後的秘密究竟是什麼,無人知曉,或者知曉的人已經不在這個世界。大乘境之上,是否真能破開天門,飛昇仙界,更是無從知曉。天書是你的本命法器,已經與你的靈魂相融,待你破境金丹,或許會自動恢復過來。”

“至於那先天道體,能避則避,她很可能是仙人下凡歷練或轉世之身,天書受你的修為境界的侷限自然無法扮演她的一切,承受不住自然會破碎。”

聽到臨安公主朱鏡靜是仙人下凡或是轉世之身,季如風有些愕然。

他怎麼也沒想到,那個與自己有著諸多交集的臨安公主朱鏡靜竟有如此不凡的來歷。

他腦海中瞬間閃過與朱鏡靜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令他疑惑不解的情況似乎在這一刻都有了別樣的解釋。

“師父,這先天道體究竟有何特殊之處?” 季如風定了定神,繼續問道。

張中沉思片刻,說道:“先天道體乃是萬中無一的靈體,天生就與天地靈氣有著極為親近的聯絡,修煉起來事半功倍。其體內蘊含的靈力純淨且磅礴,可容納世間永珍之力。而你的太平要術雖為天書,但其力量在你尚未達到足夠境界時,難以與先天道體的力量相抗衡,強行接觸,便會導致破碎。就如同以卵擊石,自不量力。”

季如風眉頭緊皺,心中暗暗思索著應對之策。“師父,那我如今該如何與臨安公主相處?對她只能敬而遠之?”

張中輕輕搖頭,說道:“此事不必過於擔憂。她如今下凡歷練或轉世,想必也受諸多限制,而且,按目前的情況來看,並無仙人時的記憶。你只需平常心對待,儘量避免觸及與修道相關之事。若真有變故,為師自會助你一臂之力。你現在當務之急,還是要專注於自身的修煉,儘快突破瓶頸,進入元嬰,不僅能恢復天書,也能讓你在這世間有更強的自保之力。”

季如風點頭稱是,可心中卻難以平靜。

“師父,我想殺了那姚廣孝,若是可以,我想奪了太平青領!天書本就是一分為二,經歷了那麼長的歲月,該讓它們合二為一!”

猶豫再三,季如風還是說出了心中所想。

聞言,張中微微搖頭,輕輕嘆了一口氣:“命裡有時終會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該是你的,自然會落到你手中。不屬於你的,強求也是無果。”

季如風緊握著拳頭,目光堅定:“師父,弟子不甘。若得太平青領,弟子必能早日修至大乘,迴歸故土有望。那姚廣孝心懷叵測,禍亂江山,致百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