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於斯長於斯,在這樣的小鎮上快樂的生活了很多年。到了高中畢業的最後一年家裡老房子拆遷了,我們加從小鎮中心的老房子搬遷到了小區的公寓樓房,小區可能更整潔些,衛生也更好了很多,可是再也找不到老房子煙火氣了。

老房子是我們家族幾代人居住的地方,從我爺爺的小時候就住在這裡,好像是上世紀三十年代造的的吧。拍大概4個大開間房屋,旁邊還有兩個廂房。中間是個大大院子。我家伯伯、叔叔家和奶奶都住在這裡。在不正常的十年中,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個很多房間都被分配給了其他的人居住,在改革開放後,不斷的向各級政府反映,這些住房才慢慢的收回來。

那個平房上面都有閣樓,閣樓上堆放了很多雜物。上個樓需要透過一個木質的扶梯才能上去,有一點陡峭。那時我家住的離小學很近,平時放學和每週三下午小隊活動,我家就是活動的據點,到了初中以後情況依然如此。有很多同學過來對我家的這個閣樓特別感興趣,都要爬上去看一下,裡面有啥寶貝。閣樓都是中間高兩邊矮,中間最高的地方也就不超過一米五,每次上去都要貓著腰,上面堆放了很多傢俱和雜物,由於堆放時間很長了,到處都是積灰,上去都會碰了一身灰下來,可是這樣還有很多同學樂此不疲。

後來把所有房屋都收回來後,中間就改成了吃飯的客廳。暑假裡經常有同學到我家來玩,這裡就是大家歡樂的地方,打牌下棋等等。有時候確打八十分的時候,還把我奶奶叫上湊人數,每次她打牌都:()人生這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