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出秦川還是向宛洛?(第2/2頁)
章節報錯
發,出秦川,另一軍從荊州出發,向宛洛。”
說到兩路出兵的線路時,法正馬上拍手稱頌,表示同意這一出兵方案。
一旁的龐統微微頷首,也是基本贊同。
但龐統明顯思考得更多,他這時開口說道。
“兩路進兵,方向沒錯,只是兩路之中,總要有主有輔,主公認為,哪一路為主才好?”
面對這個問題,劉備想了想,然後他將問題拋回給龐統。
劉備反問:“士元以為呢?哪路為主合適?”
……
顯然,龐統早已將這個問題思考清楚。
他此時站起來,走到豫州的地圖前,指著圖中許昌的位置說道。
“襄陽至許昌之間,大路易行,我方直撲許昌,迎奉天子,勢必造成曹魏大亂,兩路之中,以此路為主,最善!”
龐統說完,他盯著孔明看,龐統猜想,孔明可能有不同的意見。
……
在主攻方向的選擇上,孔明認為兩個方向各有利弊。
不過,總體說來,孔明更傾向於主打西線,從漢中出秦川的方案。
這個想法,有一半緣自孔明的私心。
從漢中出兵,孔明就可以複製前一世,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線路。
當然,在街亭之戰,孔明會作出調整,從而改變整個歷史程序,了卻前世諸葛丞相千年的遺憾。
想到這些,孔明便打定主意,主攻關中秦川。
……
孔明也站了起來,走到雍州的地圖前,他指著長安的位置說。
“曹魏在關中的防禦鬆懈, 主攻此處,更易取勝。”
兩大軍師的意見不同。
左邊看看孔明,右邊看看龐統,劉備笑了。
此時,桌案上剛好有一把算籌,劉備拿起一枚算籌,放到右邊說:“龐軍師所言有理。”
劉備又拿起另一枚算籌放到左邊說:“諸葛軍師也有道理。”
接著,劉備指著餘下的算籌說。
“兩位軍師再說說看,說出自己這邊之利,或是說對另一邊之弊,則可獲籌一枚,最終籌多者為勝。”
……
劉備的這個操作,瞬間激發了龐統和孔明的勝負欲。
龐統立即走上前來,拿起一枚算籌說:“宛城許昌,道路平整,搬運糧草無憂。”
說完,龐統將手中的算籌,放到了自己一邊。
孔明也上前說道:“隴西關中,為馬孟起舊地,曹魏統轄尚短,未獲民心。”
然後,孔明也拿起一枚算籌。
“許昌還有很多漢室舊臣,可以為我方之助。”龐統再次說道。
“關中山川河谷,可以伏兵,為用武之地。”孔明也不甘示弱。
就這樣。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
把兩個主攻方向的利弊,分析得及其透徹。
兩個方案確實也是各有優點和缺點,讓劉備難以取捨。
……
說到最後,孔明和龐統各自數了一下,發現兩個人的算籌,還是一樣多。
這樣的話,依然勝負未分。
就在這時。
孔明靈機一動,又想到至關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