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說床弩的威力。

北宋時,宋軍曾用床弩射殺過遼軍主將,從而使遼軍同意議和,否則北宋當時就有滅國的風險。

雖然在歷史上,成型的床弩直到宋代才發展成熟。

但床弩本身的加工製造工藝並不複雜,以三國時的生產力水平,完全可以輕鬆實現。

孔明很快批次製造出三弓床弩,並將它們裝備到部隊。

眾將之中,黃忠的射術極高,能百步穿楊。

孔明覺得,黃忠一定能運用好這種武器,於是很多床弩被分配到黃忠的部隊中。

得到床弩後,黃忠細心研究床弩的使用技巧,黃忠的部下,也很快將床弩的操作熟悉起來。

……

戰馬、弓弩、攻城器械,這些物資都備足之後,孔明仍然不滿足。

在孔明的眼中,劉備軍隊還有最後一塊短板。

這就是戰船。

其實,劉備勢力也一直在襄陽和江陵兩大水軍基地造船。

各種大小戰船,艨艟、鬥艦、樓船、大舡?等,孔明早已安排下去,一段時間,也確實新造出很多戰船。

但與孫權的水軍相比較,劉備水軍最多隻能打個平手,毫無優勢可言。

想要在長江中打敗江東人,只靠現有的船隻肯定不行。

為此,孔明著手設計新式戰船,一種可以輕鬆碾壓東吳的戰船。

……

新式戰船要設計成什麼樣呢?

作為穿越者,孔明還是想從後世的科技中,尋找靈感。

孔明先想到二十一世紀的海上霸主,航空母艦。

可是三國時代根本造不出飛機,就算造出航母也沒用,航母對孔明沒有意義。

接著,孔明把時間向前推。

在航母出現以前,海上作戰的主力艦艇是什麼呢?

是戰列艦。

戰列艦的強大,在於它大口徑的火炮,還有巨型船體。

新設計的戰船,要從戰列艦上找靈感嗎?

孔明問自己。

巨大並且堅固的船體,造出來不難,可是火炮是一個問題。

以三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想造出火藥不容易。

就算勉強搞出火藥,最多也就能達到元代或明初的水平,很難造出有實戰意義的火炮。

……

火炮的問題難住了孔明。

孔明想了好久,也沒找到解決方案。

直到有一天,孔明去檢視軍備器械時,看到了投石車。

孔明靈機一動。

有了!

沒有火炮,就用石炮。

“炮”這個字,最初並不是“火”字旁,而是“石”字旁。

炮最初寫作炮,也就是投石車的意思,投石車也就是石炮。

三國時期的投石車技術,已經發展成熟。

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曾用投石車摧毀袁紹的箭樓,袁紹士兵被打怕了,紛紛把曹操的投石車叫作“霹靂車”。

這是投石車被記入史書的成功戰例。

……

不過,在後來的戰爭中,投石車並沒有成為戰場上的主宰。

究其原因,是投石車發射緩慢,用來攻擊士兵的話,很容易被士兵躲過。

用來攻城的話,投石車對堅城的破壞力有限。

投石車的最佳應用場合,是破壞敵方移動緩慢又不太堅固的軍事設施。

比如袁紹的箭樓。

再比如,就是大型戰船。

……

孔明終於找到水戰必勝的解決方案,這就是把投石車改造到大型戰船上。

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