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見到鐵製馬鎧的那天起。

劉備再宴請馬超時,馬超都拒絕了。

因為馬超的心思,都在新鐵騎之上。

馬超每天帶著裝備全新馬鎧的騎兵,在城外不停操練,打造合適的新戰術。

孔明也讓趙雲參與馬超的演練。

在孔明的計劃中,劉備勢力的騎兵部隊,不單單馬超一支。

為趙雲打造一支強有力的騎兵部隊,一直也是孔明的計劃。

隨著未來良馬越來越多,趙雲的騎兵部隊,也將慢慢成形。

……

在馬超演練新鐵騎的日子裡,孔明也會偶爾到場,與馬超一起商討新的騎兵戰術。

孔明一個簡單的建議,令馬超茅塞頓開。

這就是將輕騎兵與重騎兵分開來。

分別打造“西涼鐵騎”與“西涼輕騎”。

在騎兵漫長的作戰史中,輕騎兵與重騎兵分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在三國時期,在重騎兵發展的初期。

馬超和所有人一樣,都一門心思,希望把所有的戰馬,都儘可能多裝上鎧甲。

這就造成輕重不分。

騎兵當重騎兵用時,衝擊力不足。

當輕騎兵用時,又機動性不夠。

兩種事情都要做,結果就是兩種事情都做不好。

……

孔明的一句話,點醒了馬超。

馬超也立即意識到,要讓輕騎去做更多的事情。

長途奔襲,迂迴包抄,襲擾敵軍,與敵軍騎兵進行糾纏等等。

輕騎靈活機動,遭受戰損時,補充起來也更容易。

鐵騎嘛,要重點保護好,好鋼用在刀刃上。

只讓鐵騎做一件事情就好,那就是正面衝擊敵人的步兵方陣。

進行破防。

鐵騎不出擊則已,若是出擊,就一定要碾壓敵軍。

大破敵軍的同時,還要維持最小的戰損。

說到底。

打仗也是一本經濟賬。

孔明還給出“二八比例”。

就是八名輕騎,與兩名鐵騎相對應,一支完美的騎兵部隊,需要有合適的輕重騎比例。

……

過了一段日子。

馬超的騎兵演練,已經有所收穫。

這時,陰平和武都,也先後傳回捷報。

魏延黃忠不負眾望,順利拿下兩個郡城。

陰平和武都兩郡,人口雖然不多,但位置也很重要。

它們與羌地接壤,據而有之,可以方便同羌人進行貿易。

有了這兩個郡,引進良馬的路線,也就開啟了。

……

時光荏苒。

很快,三個月過去。

趙雲大婚的日子,正式到來。

趙雲與馬雲祿這對新人,天造地設,情投意合,他們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孔明也下足力氣,把趙雲的婚事,辦得熱鬧隆重。

新婚燕爾,趙雲與馬雲祿正如膠似漆之時。

有人來到趙雲家中,說諸葛軍師,有急事相請。

趙雲呢?

他也毫不含糊,立即結束蜜月假期,到南鄭的府衙之中,來見孔明。

……

“子龍,你正值新婚,本來不應叫你,但有一個任務,我思來想去,還是你去,我最為放心。”

見到趙雲時,孔明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而趙雲卻不以為意。

趙雲說:“軍師有事,吩咐便是,不必如此客氣。”

隨後,趙雲追問孔明,問給他的任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