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給龐統一個表現機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密宴之上,張松同劉備和孔明,約定了大事。
第二日,張松辭行,從江陵回成都。
劉備灑淚相送,一連送出幾十裡方回。
而孔明也同劉備一起,送別張松,並在分別前,將一封書信交到張鬆手中。
回程途中,夜宿驛站,張松把孔明的書信拿出來觀看。
這封信外面寫著《書信加密之法》。
裡面寫著。
將蔥搗碎取汁,代墨寫於紙上,幹則無痕,火烤復現。
這是孔明從眾多隱形字製作方法中,選出適合三國時代的一種。
而且漢代的史料中,也有過類似的記載。
張松看信以後,心中好奇。
又見書信下邊,有一處較大的空白。
於是,張松將信拿到燈前,烤了一下。
烤過之後,空白處果然顯現出,一行黃褐色的字跡。
“依法行之,可保平安。”
張松一副錯愕的表情,盯著信上的字。
此刻,孔明讓張松覺得深不可測。
張松想,劉備手下有此等人才,一定可以成就大業。
張松歸附之心,也更加堅定!
……
回到成都。
張松先約好友法正和孟達相見。
法正字孝直。
孟達字子度。
兩個人是同鄉,都是關中扶風人士。
法正從文,孟達習武。
為躲避關中戰亂,法正和孟達一同來到益州,在劉璋手下做事。
不過劉璋不能識人用人,法正和孟達在益州都沒有得到重用,兩個人也因此鬱悶。
此時,張松將在荊州經歷的事情,同兩個人詳細地講了一遍。
法正和孟達聽後,都馬上表示贊同張松。
並且,三個人在一起約定,從即日起,開始奉劉備為主。
……
見過法正孟達以後,張松又去見劉璋。
張松對劉璋說,曹操傲慢無禮,而劉備仁德,劉備願意相助劉璋,防範張魯。
劉璋聽後大悅,立即就確定了與劉備合作的大計。
之前,還沒有取得江陵時,孔明就早早在為益州準備了。
劉備和劉璋,既是同宗又是鄰居。
兩人也早有書信來往。
劉璋對劉備頗有好感。
劉備又有仁義之名,所以,劉璋也確信,劉備是真心地願意相助自己。
沒多久,劉璋便親筆寫下書信,正式向劉備發出入蜀的請求。
張松又舉薦法正為使,去荊州送劉璋的親筆書信。
劉璋也立即同意。
至於整件大事的決策過程嘛,當然也不是一帆風順。
蜀中勢力擔心利益受損,堅決反對請劉備入蜀。
蜀中勢力的代表人物,黃權和王累,又是勸諫,又是上書,鬧得不可開交。
不過劉璋心意已決,根本不理睬他們。
作者也懶得理他們。
這裡就不多說了。
……
說回荊州。
送走張松以後,一切按著計劃在發展,似乎局面很好。
但是,還有一事,壓在孔明的心頭,急需處置。
這就是龐軍師。
這一世,孔明準備搶龐統入蜀的機會,龐統要是知道了,他的內心肯定不好受。
趁著大事還沒有正式公佈,要想辦法,安撫龐統一下。
孔明將這事件對劉備說後,劉備也認為這是一件重要的事。
劉備問孔明,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