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不一樣的鐵索連舟(第1/2頁)
章節報錯
孔明一心想在接下來的水戰中,有所作為。
但劉備的水軍,沒有強大的戰船。
怎麼辦?
打造新戰船肯定是不現實的,建造大型的戰船,需要的人力財力極多。
即使之前在樊城時,孔明也沒有動過造船的念頭,現在大戰在即,造新船就更無可能。
不造新船,那麼辦法就只有一個,改造舊船。
孔明想到的一個工程量不大,又能快速提升水軍戰力的辦法。
鐵索連舟。
鐵索連舟是原版赤壁之戰中,曹操想到的辦法,優點多多,這裡就不贅述了。
但是,鐵索連舟的缺點也很明顯。
就是無法防範火攻。
正是這個原因,歷史上的那次赤壁之戰,曹操戰船被燒得精光。
不過,現在的孔明是穿越者,孔明打造鐵索連舟,自然有獨特的想法。
……
孔明從樊口回到夏口,第一件事就是找孫乾。
孫乾已經按照之前信中的吩咐,準備了改造船隻的材料。
孔明看了看這些材料。
木材非常充足,而且還有多種木質可以選擇。
生鐵嘛,就顯得有點少了。
沒辦法,三國時代的冶鐵技術還很不成熟,生鐵產量很低。
不過,時間緊迫。
孔明也顧不上太多,直接到軍中鐵匠坊裡找浦元。
浦元雖然非常年輕,但從新野加入劉備部隊,一直是軍中的第一鐵匠。
打造優質長槍的事,大家還記得吧?
浦元是白毦兵組建成功的功臣之一。
孔明找到浦元時,軍中的鐵匠們正在打磨槍頭,浦元也在其中。
大戰在即,這正應了那句俗語。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孔明把連線船隻的想法,跟浦元講完。
浦元擦了一把頭上的汗,然後說:“打造鐵鏈比打造兵器簡單得多,不知軍師幾時想要?”
孔明說:“越快越好,三日可否完工?”
浦元聽到工期,略微皺了一下眉,不過隨即又點了點頭。
但看到準備的材料後,浦元徹底犯難了。
浦元說:“軍師,生鐵太少了,肯定沒辦法打出成足夠多的鐵鏈。”
孔明則拿出一張圖,對浦元說:“你看打成這樣如何?”
這張圖是畫在帛布上的,浦元接過圖,拿在手上仔細觀看。
一邊看,一邊陷入了思考。
孔明見浦元已經看得入神了,就沒再打擾他,直接離開了鐵匠坊。
這個任務能如期完成嗎?
從浦元專注讀圖的眼神中,孔明已經得到了答案。
還有,最關鍵的秘密,還在孔明的圖紙之中。
……
正常來說,想要連線兩隻船,都是使用鐵鏈。
鐵鏈打好後,用大個的鐵釘,直接把鐵鏈釘在船上,既牢固,又省時省力。
缺點嘛,釘死就無法分開。
然後就不用細說了吧?
大家可以自行補腦一下,一串船隻一起燃燒時,那熊熊的火焰。
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鐵鏈與船頭,一邊做成開口鐵鉤,另一邊做成鐵環,可以掛接,也可以分離。
但這種方法也有明顯的問題。
一是連線不牢靠,水上風浪稍大,鐵環就會脫鉤。
二是在水寨中,把鐵鉤掛上和分開都還輕鬆。
但是在江上作戰時,如果遇到著火的緊急情況,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分開鉤鏈。
所以,常用的兩種連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