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對於錢財,趙清廉可沒有,上次才剛剛被劉墉一干人等搜過家裡面。

家徒四壁,清廉如水是真的。

倒不是他裝。

自己沒有存錢的習慣,貪來的銀子總是第一時間就花銷掉,絕不留把柄。

“老爺的意思是,不幫忙嗎……”

“不不不,我可不是這個意思。沒了我的幫忙,他們幾個早在河南剛有起義苗頭的時候,就會被扼殺。

一路走來,老子暗地裡不知道偷偷扶持了他們多少次。

如今他們一個個到死可能都覺得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不過我幫忙可不是看在他李狗兒的什麼感情牌,而是天下!

為了讓這個渾濁的世道改變一下,這個忙我才幫的。”

老福替主子趙清廉分析局勢:“這份信從河南來到這裡,需要至少三天功夫兒,也就是說現在朝廷二十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整軍備戰於南京城下。福康安,阿桂,兆慧三位悍將已經碰頭。

如您不干預一下,南京城必破。”

“可是憑藉您一人之力,力量未免太單薄,如何能夠干預這二十萬大軍?”

對於管家老福的擔心,趙清廉只用了一句話便開啟了思路。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打的是糧。”

自古行軍打仗看重的都是士兵的勇猛,但那是外行人的眼光。

內行人知道,尤其是領兵打仗的人知道,沒有糧食,都是狗屁。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沒有飯吃,再強的猛男也肌無力,更不要提戰場上橫掃四方了。

馬兒沒有糧草,更是四蹄發軟,毫無衝鋒之力。

可以說沒有糧食,寸步難行。

呼~

想必如今朝廷之所以能夠撐住二十萬大軍的糧草供需,靠的是這開年來從各省收繳上來的賦稅。

清朝一年的賦稅大概是五千萬兩銀子,只有雍正時期達到巔峰七千萬兩。

這五千萬兩銀子可不是說全都能用於軍事所需。

國家需要維持,各省各地都需要銀子。

各級官員都需要俸祿。

各府各州都需要銀子來維持水利,山路等設施。

所以,供給只是暫時的,絕對不會長遠。

自己得想辦法加速國庫銀子的消耗,即便朝廷只能暫時供應大軍消耗,可這個‘暫時’,對於南京城的起義軍來說,他們也撐不過這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