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水淹七軍(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國之現代魂 第179章:風雲突變
建安二十年,寒冬臘月,風如刀割,洛陽城的街巷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嘎吱作響的腳步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林小羽身著厚重的棉袍,腰間佩劍,正穿梭在洛陽城的府邸之間,他的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難以掩飾的憂慮。
自上次在官渡之戰中力挽狂瀾,幫助曹操擊敗袁紹後,天下局勢雖有了微妙的變化,可各方勢力之間的暗潮湧動卻愈發洶湧。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佔據荊州,虎視眈眈,意圖西進益州;江東孫權,憑藉長江天險,穩固根基,不斷擴充水師,對荊州也抱有覬覦之心。曹操雖勝了袁紹,卻也損耗頗大,內部的世家大族對他的政令時有牴觸,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內亂。
林小羽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唯有自身實力強大,才能在風雲變幻中立於不敗之地。他在洛陽城苦心經營,不僅訓練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還利用現代的知識,改良了兵器製造工藝,打造出一批鋒利且堅固的兵器。同時,他還廣納賢才,許多寒門子弟慕名而來,在他的麾下施展才華。
這日,林小羽正在書房與謀士們商議要事,一名侍衛匆匆而入,單膝跪地,呈上一封密信。林小羽接過信,展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信是他安插在劉備軍中的眼線傳來的,上面赫然寫著:劉備已決定派遣關羽率軍北伐,目標直指曹操的樊城。
“主公,此事非同小可!”謀士李銘起身說道,“關羽素有萬夫不當之勇,又熟讀兵書,此次北伐,必定來勢洶洶。樊城若失,曹操的防線將被撕開一道大口子,整個中原都可能陷入戰火。”
林小羽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忖:歷史上關羽的北伐,威震華夏,水淹七軍,打得曹操幾欲遷都。如今自己身處這個時代,絕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傳我命令,即刻召集兵馬,準備出征。”林小羽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說道,“我們要搶在關羽之前,增援樊城。”
“主公,不可貿然行事。”另一位謀士王猛勸道,“如今我們兵力有限,且曹操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微妙,若我們貿然出兵,孫權極有可能趁機偷襲我們的後方。”
林小羽皺了皺眉頭,王猛的話不無道理。他在心中權衡利弊,片刻後說道:“我意已決,出兵之事不可更改。但我們也不能不防孫權。王猛,你即刻前往江東,與孫權修好,向他表明我們的立場,只要他不趁火打劫,戰後必有重謝。”
“諾!”王猛領命而去。
林小羽又轉向李銘:“李銘,你留下,負責洛陽城的防務,務必加強戒備,不可有絲毫懈怠。”
“是!”李銘應道。
安排妥當後,林小羽點齊五千精銳騎兵,馬不停蹄地向樊城進發。一路上,寒風刺骨,士兵們的臉頰被凍得通紅,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透著堅定與無畏。
幾日後,林小羽的軍隊抵達了樊城。此時的樊城,已被關羽的大軍團團圍住,城中守將曹仁苦苦支撐,士氣低落。
林小羽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在城外安營紮寨,觀察關羽的佈防情況。他發現,關羽的軍隊士氣高昂,且佈防嚴密,正面強攻絕非上策。
“關雲長不愧是一代名將,佈防滴水不漏。”林小羽感嘆道,“若想破敵,必須另尋他法。”
就在林小羽苦思破敵之計時,營外來報,曹操派來的援軍已到。林小羽大喜,連忙出營迎接。
來將正是于禁,他見到林小羽,連忙下馬行禮:“林將軍,久仰大名!奉丞相之命,特來增援樊城。”
林小羽還禮道:“於將軍客氣了。如今關羽圍城,形勢危急,還望於將軍與我一同商議破敵之策。”
兩人進入營帳,一番商議後,決定先派人混入城中,與曹仁裡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