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告別了。

我和老陸、老李他們先聊著許仙和白娘子。

一會,在園子裡看見老朱,我對小江說:“幸虧法海不在啊。”

老朱說:“啥法海?”

我說:“你長得有點像法海。”

老朱說:“沒辦法,用腦多,頭髮掉的快啊。”

我們一行人,沒有一個小時就逛好了。

就我和老陸,還有點興趣看看,其他幾個也就到此一遊吧。

我們幾個慢慢,朝著松鶴樓的方向走去,邊走邊感悟著蘇州的街市。

這一片還是老城區,附近沒啥高樓,都是二三層的老式樓房居多,較好的儲存了,老蘇州的街景。

路邊各種店鋪林立,有面店,點心店,絲綢店,小飾品店,感覺很熱鬧。

隨著微風的輕拂,這邊的街道上被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黃。古老的石板路兩旁,梧桐樹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光,偶爾有幾片落葉隨風飄落,輕輕覆蓋在石板上,像是給街道鋪上了一層柔軟的地毯。

小橋流水人家,是蘇州不變的主題。秋天的河水更加清澈,倒映著兩岸的粉牆黛瓦,偶爾有幾隻烏篷船悠悠劃過,船槳激起的水波,打破了水面的寧靜,也驚起了幾隻水鳥,它們撲稜著翅膀,飛向了遠處的柳樹。

老城區的巷子裡,瀰漫著桂花的香氣,那是秋天特有的味道。家家戶戶門前的桂花樹,開滿了金黃色的小花,香氣四溢,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感受這秋日的饋贈。

淡淡的陽光透過樹梢,斑駁地灑在古老的白牆上,牆上爬滿了歲月的痕跡,青苔和藤蔓交織,訴說著古城的滄桑。偶爾有老人坐在門前的竹椅上,悠閒地品著茶,享受著秋日的寧靜。

街邊的小販叫賣著糖炒栗子和烤紅薯,熱氣騰騰的食物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吸引著路人駐足購買。孩子們在巷子裡追逐嬉戲,他們的笑聲清脆悅耳,給這秋日的古城增添了幾分活力。

路邊的麵館,不時的飄出陣陣香味,讓行人停步駐足,尋找的香味的源頭。

蘇州老城區的秋天,是寧靜與熱鬧的交織,是古老與現代的融合,是一幅讓人流連忘返的江南秋景圖。

我們漫步著,很快就到了松鶴樓。

松鶴樓創立於乾隆年間,古人松鶴寓意長壽,而得名。

初期創立時主營麵點帶賣飯菜,後來傳說乾隆皇帝南巡時,到了蘇州,便服來到松鶴樓,品嚐了“全家福”(就是現在炒什錦),由此松鶴樓而出名。

松鶴樓以蘇幫菜而聞名,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松鼠鱖魚”,這道菜因為形似松鼠而得名,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最著名的菜餚之一。

蘇州除了松鶴樓,還有得月樓、朱鴻興和黃天源等著名的美食打卡地。

:()人生這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