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有個小配角,也是練的形意拳。只是這個配角練的形意拳,跟他練的不一樣。他練的都是些龍形,虎形,這樣的古形意拳。而這個書中的小配角,練的卻是自創的新形意拳。什麼挖掘機形,推土機形,等等。這給了他極大的靈感。

劉乾當時就心想:我既然能從《龍蛇演義》的主角身上學到現在的一身本事,我也可以跟這個配角學學新形意拳,反正現在閒著也是閒著,說不定也能成功呢。說幹就幹,第二天就開始了新形意拳的修行。

不過跟著那個小配角練的什麼推土機形,挖掘機形不同。他想著自己是在軍營裡面,接觸的最多的機器都是軍用武器,既然推土機挖掘機都可以用形意拳來修行,那沒道理坦克,火箭,機關槍這些不能用來修行啊。

所謂形意拳,就是古人觀察動物捕食,打鬥的動作,收集整理後,根據人體自身的貼合度,來進行修習的一種拳法,起源於漢朝華佗創的:五禽戲。其後又經後人多加改善,才形成了現在的形意拳。

剛開始的初學階段是:擬其形,學其意,仿其神。比如打猴拳的,剛開始學的時候,都是跟著猴子屁股後面,學習猴子的奔走跳躍的動作,猴子之間打架的動作。行走坐臥之間,都跟猴子無異,久而久之,自然就學會了猴拳。

當形意拳練到高深的境界時,那就是:忘其形,得其意,用其神。拳諺有云:形意練到最後一定要得意忘形。比如說還是那個練猴拳的人,他練到了高深的地步以後,就不會再像剛開始那樣,在行走坐臥之間,處處模仿猴子的動作,反而會忘掉猴子的動作,像個正常人一樣。但跟人比武打鬥的時候,招式之間卻又處處透著猴拳的拳意。這就是拳法上的得意忘形。

等到了出神入化的時候,那就是拳法練到了巔峰,不再拘泥於哪種拳意,隨便一拳打出,心中想的是猴拳,這就是猴拳,想的是虎拳,這就是虎拳,就像孫猴子的七十二般變化一樣,心中所想,既是出手的拳法。這就是最高的境界:用其神。

劉乾雖然早就達到了“用其神”的境界。但想要像那個小配角一樣修習新形意拳,還是有些異想天開了。幾個月下來,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讓自己心煩意亂,就連“不見不聞,覺險而避”的心境都差點不能保持了。以他的毅力,都堅持不下去了。

正當他想要放棄的時候,做了個夢。夢裡一個長的英俊瀟灑,風流倜儻,高大威猛,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男人,自稱我就是不帥的男人,告訴他:你要先這樣這樣,然後那樣那樣,再這樣這樣,最後那樣那樣,就能練成了。說完之後,劉乾就醒了。

醒來也沒當回事,可轉頭一想,反正練了這麼久都沒頭緒,不如就試試那個比我長的還帥的男人教我的辦法究竟有沒有用。

他真的是千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只是試了一次,居然就成功了。沒錯,他成功了!而這次成功,也讓他很久沒有動靜的瓶頸出現了一絲絲的鬆動。

人的體質再怎麼修煉,自身的速度也不可能比子彈還快,可自從他修習新形意拳有成以後,他的身體竟然超越了極限,漸漸的出拳的速度和移動的速度比子彈還要快了。一開始還只是比普通的手槍子彈快,慢慢的就連步槍子彈,狙擊槍子彈都被他超越了。

他還發現,隨著他的修為加深,不但他自己出拳的速度超過了子彈,他的拳勁還能離體傷人了。從威力最小的手槍子彈開始,慢慢增加,直到兩年後的一天,他用手比劃槍的姿勢,隨手指著幾千米外的一隻烏鴉心裡想著狙擊槍,嘴上喊了聲:砰。那烏鴉竟然被憑空打成一團血霧。他心裡頓時一驚,又試驗了幾次,才知道自己已經可以把拳勁打出幾千米之外了,威力比起真正的狙擊槍只強不弱!而且,只要他的體力沒有耗盡,他就可以無限制的打出這樣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