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二皇子有動作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城籠罩在一片蕭索之中。太子遠在南疆,軍報頻傳捷音,可京中的局勢卻在悄然變化。
二皇子的馬車幾乎每日都會出現在京城各處。青色的車簾在風中搖曳,車伕打著寒顫,卻不敢有絲毫怠慢。
今日是施粥,明日是送炭,後日又去慰問老兵。這般勤政愛民的姿態,讓不少京中百姓紛紛稱讚。可細心之人卻發現,他每每露面,身邊總會"恰巧"出現幾位朝中重臣。
"二皇子殿下真是仁心仁德啊!"城中最大的茶樓裡,說書人繪聲繪色地描述著二皇子如何在寒風中親自為老人披上棉衣,"那老人家感動得直磕頭,二皇子連忙扶起,還說'老人家莫要如此,您是長輩啊'。"茶客們連連點頭,有人抹著眼淚說"咱們大虞有這樣的皇子,實在是百姓的福氣",絲毫沒注意角落裡那個默默飲茶的灰衣人。
這個灰衣人正是皇上派來的暗衛。他不動聲色地聽著周圍的議論,目光掃過茶樓裡三教九流的人群。
商賈富戶們爭相傳頌二皇子的善舉,文人雅士們吟詩歌頌其德行,就連市井小民也在稱讚二皇子親民。
皇宮,御書房。
"陛下,二皇子今日又去了丞相府。"暗衛跪地稟報,"此番停留了兩個時辰。期間丞相府派人出去了三次,每次都帶著厚厚的信件。"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摺,眉頭深深皺起。案上堆著厚厚的奏章,大多都在歌頌二皇子的仁政。
早朝時大臣們對二皇子的讚譽之詞還回響在耳:"二皇子殿下體恤民情,愛民如子,實乃社稷之福"。
這般刻意的舉動,哪裡是什麼愛民,分明是在收買人心。
"丞相府可有異動?"皇帝沉聲問道,眼中閃過一絲凌厲。
"回陛下,表面上一切如常。只是近來出入丞相府的信件比往常多了三成。屬下暗中查過,那些信件大多都送往各個重臣府邸。"暗衛額頭沁出冷汗,他知道這訊息必定會惹得龍顏大怒。
果然,皇帝重重地拍了下案几,茶盞都跳了起來。他站起身,負手望向窗外。院中梅樹傲雪綻放,枝頭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白梅,清冷肅穆。可這美景卻襯得他心中更添幾分寒意。
太子遠在南疆,每次軍報傳來,都是告捷的訊息,從無半句邀功請賞之語。反觀二皇子,卻在京中大肆佈局,籠絡權貴,這般舉動,如何能不讓他心生警惕?
"宣二皇子覲見。"良久,皇帝終於開口,聲音裡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沒過多久,二皇子就跪在了御書房內。他穿著一身素淨的便服,衣著樸素得幾乎有些刻意。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謙恭,既不顯得太過諂媚,也不會讓人覺得倨傲。
"兒臣叩見父皇。"二皇子的聲音恭敬中帶著一絲顫抖,似是因為天寒地凍而發抖,又似是因為心虛而戰慄。
"免禮。"皇帝淡淡道,聲音不帶絲毫溫度,"朕聽聞你近來在民間很是活躍?幾乎每日都在施粥送炭?"
"回父皇,兒臣見天寒地凍,百姓艱難,實在不忍坐視。況且太子兄長在南疆,兒臣在京中,更應當為父皇分憂,為百姓解難"
"是麼?"皇帝冷笑一聲,打斷他的話,"那朕且問你,為何要在軍中安插親信?體恤民情,需要打探軍機嗎?"
二皇子身形一顫,額頭瞬間沁出冷汗。他沒想到父皇連這件事都知道了。他強自鎮定,連連叩首:"兒臣不敢!兒臣只是想為父皇分憂,體察民情,絕無他意!太子兄長在外征戰,兒臣只是想多瞭解些軍情,好為兄長分憂"
"夠了!"皇帝厲聲喝斷,語氣中滿是怒氣,"你可知太子在南疆如何?捷報頻傳,卻不曾向朕要過一兵一卒,更未向朕討要過一分一文。他帶兵打仗,為的是社稷安穩;而你在京中,卻處處暗藏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