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壽宴如期而至。

這一日,整個皇宮張燈結綵,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宮女太監們早早就開始忙碌,將壽字和福字貼滿了每個角落。御花園裡的牡丹開得正豔,與殿前的紅燈籠相互輝映,好一派富貴祥和的景象。

乾清宮內已經擺好了宴席。皇上高坐龍椅之上,一身明黃龍袍更顯威嚴。

整個大殿金碧輝煌,四周陳設著價值連城的宮廷珍品。御製的九龍青花瓷瓶中插著新鮮牡丹,香氣四溢。殿中擺放著數十張紅木雕花案几,每張案几上都鋪著龍紋錦緞,擺滿了精緻的壽宴珍饈。

宮女們手持香爐,在殿中來回走動,龍涎香的氣息縈繞在空氣中。太監總管手持玉板,站在殿門兩側,隨時準備宣佈客人的到來。殿外,鑼鼓聲陣陣,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將整個宮殿渲染得喜氣洋洋。

皇上還沒來,其他人已陸陸續續落座。

皇后端坐在皇上左側。她一身鳳袍華貴,頭上戴著的九龍盤鳳冠流光溢彩。這些年來她生養了太子、三皇子和文儀公主,為皇家開枝散葉,在後宮的地位自然是穩如泰山。

貴妃蕭氏坐在皇后下首。她生得豔麗,一身大紅織金宮裝襯得膚若凝脂。她雖然只生了二皇子和文禮公主,但憑藉著精明的手段,在後宮也是呼風喚雨的人物。

孟妃則坐在更下首的位置。她生性溫和,雖然生了四皇子,但一向不爭不搶,在後宮倒也活得自在。今日她穿了一身藕荷色宮裝,顯得愈發溫婉可人。

四位皇子分別落座。太子一身明紫蟒袍,舉手投足間盡顯皇家威儀。

太子身為長子,舉止端方,目光平和地看著殿中眾人。

二皇子時不時偷瞄太子一眼,眼中閃過複雜的神色。三皇子則顯得從容許多,不時與太子低聲交談,兄弟情深的模樣讓在場的大臣們暗暗點頭。四皇子雖年幼,但已經懂得在這種場合保持安靜,只是偶爾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賓客。

皇上看著自己的四個兒子,眼中流露出幾分欣慰。

這些年來,太子和三皇子的母族勢力日漸壯大,二皇子有貴妃支援,就連年幼的四皇子也在孟妃的悉心教導下慢慢成長。

雖然儲位之爭在所難免,但至少在這樣的日子裡,他們還能和睦同坐。

二皇子則穿了一身藏青色蟒袍,面帶笑意卻掩不住眼中的野心。三皇子生得俊朗,一身青色蟒袍襯得他愈發挺拔。四皇子年紀最小,穿著天青色蟒袍,看起來還帶著幾分稚氣。

文儀公主和文禮公主也都著了盛裝。文儀公主活潑可愛,一身粉色宮裝襯得她愈發俏麗。文禮公主剛剛四歲,由嬤嬤領著,坐在貴妃身側。

眾人剛剛落座沒多久,太子妃沈如雲和二皇子妃沈如玉便一同進了殿。

沈如雲一身海棠紅色織金錦衣,頭戴朱釵翠環,端莊大方中又帶著幾分明媚。

她的錦衣每走一步,金線都在燭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頭上的朱釵是太子特意為她準備的,翠環則是皇后賜予的。她的妝容精緻卻不豔麗,舉手投足間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讓人難以移開目光。

在場的大臣夫人們紛紛打量著這位太子妃。有人驚歎於她的美貌,有人讚賞她的氣度,更有人羨慕她得到太子的寵愛。一時間,殿中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卻都是讚美之詞。

就連一向嚴肅的太子,看到沈如雲的到來,眼中也閃過一絲柔情。他微微側身,為她讓出座位,這個細小的動作立即引來更多京中貴女豔羨的目光。

沈如雲向皇后見禮後,便到太子身邊坐下。

文儀公主一見到沈如雲,立刻眼前一亮。也顧不得什麼規矩,一路小跑著過來挽住沈如雲的胳膊:"太子妃嫂嫂,你可算來了!"

沈如雲寵溺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