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秋獵回京後,沈如雲沒有過多休息,很快就投入到了助產工具推廣的工作中。這些日子以來,她研製的助產工具已經成功幫助數百位產婦平安分娩。

每一例產婦分娩的過程都被詳細記錄,包括使用工具的方法、注意事項、產婦的身體狀況、分娩時的各種併發症處理以及嬰兒的出生情況等。

這些寶貴的經驗積累讓沈如雲萌生了一個想法——將這些知識編撰成書,讓更多的產婆和醫者能夠學習掌握。

她立即召集了京城最有經驗的幾位太醫和產婆,一起整理這些案例和經驗。大家每天從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工作,有時甚至忘記吃飯。

太醫們負責整理醫理,產婆們則補充實踐經驗,沈如雲則將現代醫學的一些理念巧妙地融入其中。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終於將這些內容編撰成一本完整的醫書。

這本書分為幾個部分:介紹了正常分娩的基本知識,詳細說明了各種助產工具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總結了各種難產情況的處理經驗,最後還附上了大量的實際案例。

全書圖文並茂,文字淺顯易懂,即使是普通的產婆也能看懂。

"這些知識如果只掌握在我們幾個人手裡,能救的人畢竟有限。"沈如雲向皇后提議將這本書印刷推廣,"如果能讓更多的產婆掌握這些技術,那才能真正造福天下女子。據我所知,現在還有很多地方的產婦在生產時都得不到妥善的照顧,如果能把這些技術推廣出去,一定能救更多的人。"

皇后對沈如雲的這個提議深以為然。作為一個女人,她太明白生產對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她立即將此事稟報給了皇上。

皇上仔細閱覽了這本書的內容後,不由得龍顏大悅。

一來這本書確實內容詳實,實用性強;二來這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他當即下令印刷此書並在各地推廣。

為了確保這些技術能夠正確傳授,沈如雲還特意從之前配合過的產婆中挑選出一批人,這些人都已經熟練掌握了這些技術,而且都有成功救助難產產婦的經驗。

她將這些人分成幾組,派往各地進行培訓指導。每到一處,不僅要教授理論知識,還要進行實地演示,確保當地的產婆能夠真正掌握這些技術。

沈如雲對人選的挑選極為嚴格,每一位產婆都要經過她的親自考核。除了要求技術熟練外,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教人不易",沈如雲深知這個道理,"我們不僅是在傳授技術,更是在傳播一種救人的理念。"

為了讓培訓更加規範,沈如雲特意編寫了一套培訓教材,將複雜的知識點分解成淺顯易懂的內容。她還親自示範教學方法,告訴產婆們該如何因材施教。

"有的產婆年紀大些,文化水平不高,我們就多用實物演示;有的悟性好,我們就可以講述得深入一些。關鍵是要讓她們真正學會、學懂。"

培訓開始前,沈如雲給每個外出的產婆都配備了一套完整的器械和足夠的藥材。她反覆叮囑道:"一定要確保每一例接生都嚴格按照規範來做,不能有半點馬虎。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也一定要按照書中記載的方法處理,不可擅自改變。"

這些產婆們也都深受感動,紛紛表示一定不負太子妃所託。有的老產婆激動地說:"我接生了一輩子,死在我手上的產婦不在少數。如今有了這些好法子,真是造福後人啊!"

另外,沈如雲還專門設立了一個機構,負責收集各地使用新法接生的情況。

她要求各地產婆定期彙報工作,記錄成功案例,也要如實反映遇到的問題。

這些細緻的安排很快就見到了成效。各地傳來的捷報不斷,新的接生方法受到了廣泛歡迎,成功解決了許多棘手的難產案例。

不少產婦專門寫信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