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桂琴拿來一沓圖紙,"這是太醫院那邊送來的,說是根據實踐經驗,想改進一下器具的尺寸。"

沈如雲仔細檢視圖紙,這段時間太醫院和產婆們用得多了,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器具太大,用起來不方便;有些又太小,效果不夠好。

"讓工匠按這個尺寸重新打造一套,"她在圖紙上標註,"記得用銀,消毒要方便。"

剛處理完這事,春杏又帶來了鋪子的訊息:"太子妃,那個新開的甜品鋪子生意特別好。尤其是您改良的桂花糕,每天都賣光。"

沈如雲點點頭。這些鋪子都是她精心打理的,每一樣點心都是她根據現代記憶改良的。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一點點創新都能帶來不小的收益。

"對了,"她突然想起什麼,"讓人查查最近進宮的貢品。既然要參加皇后和公主的宴會,總要帶些新鮮的東西去。"

春杏眼睛一亮:"奴婢前幾日聽說江南進貢了一批荔枝,要不要弄些來試試新品?"

"可以,"沈如雲來了興致,"我記得有個荔枝糕的方子,改良一下應該不錯。"

就這樣,一天的時間被排得滿滿當當。每天晚上回到房間,沈如雲都累得沾枕即睡。但她寧願這樣,也好過整天想著太子在外面的安危。

"太子妃,"春杏端著茶進來,"皇后娘娘派人來請,說是後日設宴,請您務必赴約。"

沈如雲放下賬本,揉了揉太陽穴。這幾日光是研究改良接生器具就費了不少心思,現在又要參加宮宴。不過這也是好事,至少證明皇后和公主待她親厚。

日子就這樣忙忙碌碌地過著。在商業上,她的幾家鋪子生意蒸蒸日上;在宮中,她也得到皇后和公主的青睞,不時參與皇后和公主的宴會,忙得不亦樂乎。

秋日的陽光透過窗欞灑進書房,沈如雲正在檢視鋪子的賬目。自從太子離開後,她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生意上,既是為了分散思念,也是想趁這段時間把事情理順。

"太子妃,"春杏捧著一封請帖進來,"太傅府送來的。"

沈如雲放下賬本,有些意外。這時節本該是太傅最忙的時候,他向來:()相府千金嫁廢材,無敵太子歸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