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一起改進(第2/2頁)
章節報錯
醫也紛紛表態。就連最開始反對的人,此刻也開始認真研究起圖紙來。
產婆們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她們接生這麼多年,眼睜睜看著那麼多產婦受苦,如今終於有了改變的希望。
"太子妃,這個鉗子的前端,是否可以再做一些改進?"一位經驗豐富的產婆提出建議。
"這個支架的高度,我覺得可以根據產婦的身高來調節。"又一位太醫補充道。
看著眾人熱烈討論的場面,沈如雲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其實這些設計,都是她前世做醫療器械專案時的方案,她也不知在古代是否可行。
看著眾人熱絡的交談,沈如雲才感覺這個事有眉目了。
太醫們仔細研究著沈如雲的圖紙,不時點頭。雖然這些設計大膽,但從醫理上來說卻是合情合理。
"太子妃,這個刀口的設計雖好,但癒合時恐怕會留疤。"一位鬚髮皆白的老太醫指著圖紙上的一處說道。
"是啊。"另一位太醫接話道,"不過我倒是有個方子,專門治療刀口癒合,或許可以用在這上面。"
沈如雲立刻取出紙筆:"還請太醫詳細說來。"
"這方子是用銀花、當歸、紅花"老太醫細細道來,沈如雲認真記錄。其他太醫也紛紛提出建議,有說用蜂蠟的,有說用艾葉的。
"諸位說的都很有道理。"沈如雲一邊記錄一邊說,"尤其是消毒這一塊,確實需要特別注意。"
一開始,那些從民間請來的產婆們都有些拘謹,看著這些太醫說話也不敢插嘴。但隨著討論的深入,她們也漸漸加入其中。
"太子妃,我覺得這個鉗子的彎度再大一些會更好。"一位年長的產婆終於忍不住說道,"我接生這麼多年,發現孩子出來時"
她說得很專業,其他產婆也連連點頭。這確實是她們多年實踐得來的經驗。
"對對對,我也是這麼想的。"另一位產婆附和道,"而且鉗子的長度最好再改改,太長不好使力,太短又夠不著。"
沈如雲看她們終於開啟了話匣子,心中暗喜。她立刻拿出新的紙張,根據她們的建議修改圖紙。
"這個托盤的邊緣是不是要做得圓潤一些?"有人提議。
"支架的高度要能調節,因為產婦身高不一樣。"又有人補充。
整整十三天,沈如雲每天都和這些太醫、產婆們討論,修改圖紙。春杏看著自家小姐忙得連覺都顧不上睡,卻依然精神奕奕。
:()相府千金嫁廢材,無敵太子歸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