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一份詳盡的生產工具清單製作完成。沈如雲看著這份凝聚了眾人智慧的清單,心中充滿成就感。

"這些東西都很好,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做出來。"一位產婆有些擔憂地說。

"這個不用擔心,我已經託人在找最好的工匠了。"沈如雲說道。這些日子她也沒閒著,一邊討論圖紙,一邊就在暗中物色工匠。

這十幾天裡,沈如雲一直讓人準備最好的飯菜招待大家。不僅有精美的點心,還專門找來了幾個手藝好的廚子,每天變著花樣做不同的菜。

"從沒想過我們這些老粗也能吃上這麼好的東西。"一位產婆感慨道。往日裡,她們這些人走街串巷給人接生,別人家能給口熱飯就不錯了。

"小姐,這是今日的選單。"春杏拿著一張紙走進來,"廚子說這幾道菜都是應時的好菜。"

沈如雲接過選單看了看:"今天準備東順的涮羊肉吧,讓人去買了嗎?"

"買來了,已經讓廚房準備著了。"春杏笑道,"這些日子大家都吃得很開心,尤其是那些產婆,說從沒吃過這麼好的東西。"

沈如雲點點頭:"這些產婆們都是實在人,給了很多寶貴的建議。讓她們吃得好一些是應該的。"

"是呢,昨天那個王婆婆還說,她接生幾十年,第一次被人這麼尊重。"春杏感慨道。

沈如雲笑著說,"要不是她們日夜操勞,哪來那麼多母子平安?"

春杏看著自家小姐認真的樣子,心中一暖:"小姐說得對。對了,今天那個張太醫又改了幾處圖紙,說是想到了新的辦法。"

"哦?在哪裡?"沈如雲立刻來了精神。

"他說那個剪刀的可以再改進一下,這樣更容易消毒。"

沈如雲眼前一亮:"這個主意好!讓人去請他過來詳細說說。"

就這樣,每天都有人提出新的想法。沈如雲也不厭其煩,一遍遍修改圖紙。

太醫們漸漸也被她這種認真的態度感染,不再把這當成一件差事,而是真心實意地想要把這些工具做好。就連最開始持反對意見的老太醫,現在也經常主動提出建議。

"其實我們太醫院一直想改進這些東西。"有一天,一位老太醫感慨道,"只是苦於沒有好的方子。太子妃這一提醒,倒讓我們醍醐灌頂了。"

終於到了散會的日子。沈如雲讓春杏準備了二十個紅封,十個裝了一百兩,十個裝了五百兩。

"這些日子辛苦諸位了。"沈如雲先把紅封送到太醫們手中,"還請各位回去後繼續指教。"

太醫們紛紛推辭:"這是為國為民的大事,我們身為太醫,本就該盡心盡力。"雖然這麼說,但他們對這份心意還是很受用。畢竟五百兩也不是小數目。

送走了太醫,沈如雲又把目光轉向了產婆。

接著,沈如雲又把紅封送到產婆們手中:"這段時間多虧了各位的經驗。"

產婆們拿著沉甸甸的紅封,一時間都說不出話來。有幾個年紀大的甚至紅了眼圈。她們接生一次也就賺個幾兩銀子,何時見過這麼大的手筆。

每位產婆手裡捧著一百兩銀子,都驚呆了。他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平時接生一次,也就幾兩銀子。對他們來說,這簡直就是天降橫財。

沈如雲看著眼前的幾位產婆,表情嚴肅起來。她知道這個時候定規矩很重要,必須讓這些人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諸位都是京城裡有名的穩婆,想必也知道我請大家來的目的。"沈如雲正色道,"這些新工具還在製作中,但在此之前,我要先說明幾個規矩。"

產婆們頓時坐直了身子。能被太子妃選中已是天大的榮幸,自然要認真聽講。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