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雙眼準備再睡一會兒的時候,門外傳來一陣熙熙攘攘的吵鬧聲,而且聲音有越來越高的趨勢。睡意正濃之時被人打擾,李恪不由得心中有些不快。吩咐李平出去看看,如果是有人在門外鬧事,就命人把他們轟走了事。

李平出去後不久,便急匆匆的趕了回來,低聲的向李恪彙報:“門口來了個喊冤的書生,說是殿下要是不能給他們做主,他們便寧可撞死在門前。殿下,您看……”

聽到說門口有人喊冤,李恪立刻來了精神,就連坐在一旁正在讀書的兩個人,此刻也已經把耳朵豎了起來。

李恪換好衣服來到客廳坐下以後,吩咐手下的親衛把剛才在門口喊冤的書生給叫了進來。時間不長只見一個身著樸素、樣貌清秀的青年書生,在一位看上去只有十五六歲的女孩子的陪同下走了進來。剛一進大廳門口,兩個人便跪倒在地說道:“草民章叔胤攜賤內陳氏拜見遼王殿下。草民現有冤屈還望遼王殿下能為草民做主。”

“你等既有冤屈,為何不到官府衙門前去伸冤,反倒跑到本王的住所來。須知本王雖然貴為親王,但是此次前來江南,只是為賑濟江南災民,其他事物並不在本王管轄範圍之內。即便是你等真的有冤屈在身,本王也不能越俎代庖,接下你等的訴訟請求。”

這個叫做章叔胤的書生聽到李恪如此一說,不由得大急道:“遼王殿下,草民知道一般的冤屈是不應該來您這裡伸冤,但是草民的冤屈正是和今夏升州的洪水有關啊!”

“什麼?你再說一遍!”李恪聽後不由得心中一動,說道:“你剛才說升州今夏也遭受洪水淹沒了嗎?”

“是的,遼王殿下。今夏的洪水造成潰堤,淹沒了升州下屬的一縣近四十個村鎮,並且造成了大量百姓的傷亡。草民所在東王莊就是被洪水淹沒的村莊之一,村內有一百餘人被大水沖走,音訊全無。”

“不對啊。本王怎麼得到的奏報是升州境內被沒有因為洪水造成人員傷亡,甚至都沒有引發洪水,只是連日遭受大雨侵襲,導致地裡莊稼大幅減產,相當一部分地區甚至於絕產。這與你剛才所說的完全不符。還有就是,依本王看來升州刺史應該不會隱瞞當地被洪水淹沒才對,因為他只要向朝廷申報發生洪水,便可得到朝廷的賑災糧款,而且還會減免當地賦稅,這對於地方官來講應該是一件好事才對。如今他不但沒有向朝廷稟明受災情況,而且並未向朝廷申請一粒糧食的賑災糧款。他這麼做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他為何要如此做呢?”

“這……”章叔胤聽完李恪的問話,一時之間張口結舌。他只不過是一個在家苦讀的文弱書生,又怎麼可能明白這其中的奧妙,所以只能張大嘴,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李恪的問題。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十七章 李恪斷案

第十七章 李恪斷案

李恪顯然並沒有指望能從章叔胤這裡得到答案,在看到他正站在那裡不知所以的時候,突然間微微一笑說道:“說說你的冤屈吧。”

“遼王殿下,事情是這樣的……”聽到李恪主動地提及他的冤屈,章叔胤立刻滔滔不絕的講起他的遭遇。

這個章叔胤祖籍就是升州城外東順鄉人士,家裡有些祖產。雖說到了他這一代,一心苦讀詩書不善於經營,但是日子倒也過得還算殷實。誰知今夏這裡突然被洪水淹沒,雖說他們僥倖逃過洪水的肆虐,卻不幸的在洪水來臨以後,丟失了祖傳的房產地契。按理說按照慣例,只要能夠找到鄉紳作出證明,便可以在州府衙門裡得到一份重新發放的地契證明。可是令他想不到的是,不知道從哪裡蹦出個名字叫做李振的傢伙,也不知道他用了什麼辦法,居然得到了大量的東順鄉的地契,使得東順鄉有近一半的土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