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回晉王殿下,睦州洪災前有十一萬四千戶,共計四十八萬四千三百餘人,洪水退卻後,不計算雉山縣在內,共計減員四萬五千八百餘人,這還只是一個月前的統計數字。現如今……唉……”
“一個月前……那豈不是……”李治感到非常的吃驚。“還有,為什麼不計算雉山縣在內?難道說……難道說……”李治像是想到了什麼,說了兩遍都沒有把後面的話說出來。
“通往雉山縣的道路被山上落下的巨石阻塞,洪水剛剛退卻之時,下官也曾組織人手試圖打通通往那裡的道路,只是阻塞的山石太多,而且有許多巨石太過巨大,根本就無法清理。再往後……再往後就已經無力組織人手前去清理……”
這一次連李恪也不禁動容,說道:“如此說來,那雉山縣豈不是成為絕地?”
“那倒不是,雉山縣雖說通往這裡的道路被阻塞,但是向西北可以通往歙州,往東南還可以通往婺州,那兩個方向的道路都比較平坦,所以應該不會都被阻塞才對。”
“那你為何當初不派人繞道前往雉山縣瞭解一番具體情況?”
“回奏殿下,洪水退卻之初,下官在派人挖掘山石之時,雉山縣令曾經派人翻過山樑給臣報信,說他們那裡情況尚好,有當地富紳家中的糧倉未被洪水淹沒,正在試圖向他們借糧賑災,讓下官勿以雉山縣為慮,所以下官這才沒有把精力放在那邊。”
李恪聽後略作思索,然後說道:“不行,本王不能親眼看到,實在是放心不下。這樣吧,你看看能否安排一個想到給本王帶路,本王帶領親衛前往那裡瞭解一下當地的情況。”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二十五章 城門口
第二十五章 城門口
杜松聞聽後不由得面露難色,說道:“遼王殿下,這個……前往雉山縣需要翻越兩座山樑,目前的情況下……恐怕體力不支……”
見到李恪神色有些不對,旁邊的睦州司馬趕緊上前解釋道:“殿下可能有所不知,睦州城內的糧食早就告急,目前城內居民每戶每日只能提供二兩糧食,即便是官員也不例外。所以,城中之人很難找到有體力翻越山樑的人,還望殿下見諒。”
李恪長嘆一口氣,看了看杜松以及睦州司馬陳成克,低頭思考了一番後,對兩個人說道:“你二人帶著本王去糧倉看看,就你們兩個人,其他的人都先忙去吧。”
杜松以及陳成克聽後一愣,但還是按照李恪的吩咐去做了。
糧倉就在城外不遠的地方,兩個人坐在李恪的馬車內很快的便帶著李恪來到了糧倉。糧倉的大門外,李恪看到守在門口計程車卒一個個面黃肌瘦、無精打采、有氣無力的樣子,不由得一陣心疼。再看看圍牆內的二十幾個巨大的糧倉,都已經破爛不堪,只有其中的三座勉強還是完整的,不由得嘆了口氣。也不理睬杜松和陳成克兩人,直接向這三座糧倉走去。在每個糧倉的門口停留了一下後,對著兩人說道:“本王在這三座糧倉內各給你們留下五百擔糧食,算是用作救急之用。記得這件事萬不可張揚出去,否則的話只怕你我三人都將性命不保,聽到沒有!”
兩個人聽完後有些糊塗,不明白李恪的這番話是什麼意思。後來還是在李恪的示意下,才開啟倉門向內觀看。當看到這座可以容納十萬斤糧食的糧倉之內,居然有著一半的空間都裝著糧食,不由得驚訝萬分。看看李恪再看看糧倉內的糧食,一時之間張大了嘴不知道該如何說才能表達出自己此刻的震驚。過了許久,杜松這才結結巴巴的問道:“殿下……下官……下官……該……如何……向下面的人……解釋……解釋……這……這……突然間……多出來的……糧食……”
“你只管說是本王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