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劉老太太孃家也有不少親戚,怎麼可能由著你一個養子想怎麼著就能怎麼著。

人家一大家子親戚來到家裡,也不打你也不罵你,他們就一句話:我們哪一家也不缺人不缺錢,兩位老人你們不養我們自己養老送終,你想斷絕關係沒問題,把從劉家拿走的東西全還回來。

老陳那時候也在做生意,儘管生意做的蒸蒸日上,但他心裡再清楚不過,要不是養父母給他的本金,以及養父母這邊的親戚的各種關係,他的生意不會這麼順利。

現在人家要回去,那筆本金好拿出來,那些大客戶可不能丟了。他雖然想過靠自己的本事留住這些大客戶,但他不敢做這麼冒險的事情。

生財之道不想丟,但他也不想留在劉家,他覺得這件事就是教訓,自己畢竟不是親兒子,就算是親兒子,這群人一個不高興還是會用這種方法逼迫他就範,所以這劉家是不能再待了。

一番思索後,他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他哭訴他親孃如今重病在床,老人家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認回打小就丟了的小兒子,他要是不回去,他怕他親孃死都不瞑目。一個人,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孝敬,那還算什麼人。所以他決定,讓他的大兒子替自己留在劉家給養父母盡孝,他們一家回陳家盡孝。

大家對老陳的小算盤心知肚明,但畢竟是自己從小養大的孩子,劉家兩位老人狠不下心來,他們這些親戚也不能逼著兩位老人做什麼。

一番商議過後,雙方立下字據,劉老闆作為劉家人留在劉家,跟老陳一家再無關係,老陳帶著老婆和小兒子愛去哪兒去哪兒。

劉家兩位老人是善良正直的人,他們對劉老闆的教育也很盡心,不過他們沒有攔著劉老闆去見自己的父母。

只是出於各種原因,改了姓的老陳和妻子對大兒子始終冷淡不親近,而他們對小兒子那叫一個寵溺。

再說劉老闆,他大學畢業之後被安排進了機關單位工作,後來辭職跟人合夥做醫療器械生意,劉家老兩口去世後,他們的那些親戚依然和劉老闆來往密切。

劉老闆的妻子是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他們兩口子只有一個女兒。

因為和父母弟弟的三觀理念都談不到一起,再加上他弟弟陸續生了五個兒子,重男輕女的老兩口對他們一家也就更不待見了。

兩年前,劉老闆的女兒跟談了好幾年的男朋友終於結了婚。小兩口都是搞科研的,家裡三催五催才讓他們生了個孩子。

他親家兩口子也是搞科研的,平時也很忙,於是這照顧孩子的事情就落在了劉老闆兩口子身上。

別看劉老闆是個身價不菲的大老闆,但在他心裡,掙大錢都沒有陪伴小孫女重要。

相較於他們家這種忙碌卻也溫馨的生活,他弟弟那邊就亂多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老陳確實很孝順,他將年邁多病的父母接到身邊照顧,又積極慷慨的接濟照顧其他的哥哥姐姐。

老陳的生意做的也很不錯,哥哥姐姐的孩子也都被安排進了公司。十年前老陳查出了心臟病,於是就把公司徹底交給了小兒子。

劉老闆的弟弟小陳迄今為止結了七次婚,光孩子就有九個,五個兒子四個女兒,除了不幸去世的那個小兒子,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已經成年。

老陳兩口子不僅嬌慣自己兒子,他們還一味的嬌慣溺愛孫子孫女。這光養脾氣不教做人,時間久了不可避免的就出了各種各樣的事情。

一個人跑出去玩出車禍的小兒子,被人捅成重傷的二兒子,酒駕出車禍的三女兒,和三女兒一起出車禍、至今昏迷不醒的大兒子,被歹徒侵害、一身刀傷的大女兒,她身上還有人命案子沒說清楚。

這還沒完,小陳的小女兒,今年剛十三,三個月前留書一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