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飛天十秒遊,隨後零散下落,最幸運的可以落到凡人的陣地上,殺死幾個措手不及的凡人,然後被鐳射淹沒。

至於不幸的落到那地震炮轟開的白色金屬池中,發出痛苦的嘶鳴,隨後汽化。

一灘又一灘的“白色池子”限制住了泰倫蟲族的攻勢,它們不敢踏入這個溫度高達數千度的中,只能繞道而行。

不久,它們就發現,幾乎無路可走。

在泰坦的強力掩護下,安東尼率領的大軍向前突破了很大一片區域,奇美拉車體後方加裝拓土犁,直接拉出一條戰壕,十輛車一同前進,就是十個戰壕。

星界軍們在戰壕中衝鋒,填補防禦陣位。

“開疆拓土”的奇美拉的路線連線了數個彈坑,讓其成為了一個個圓圓的重武器部署點。

安東尼殺了一陣,在火蜥蜴的陣地前方劃出了數公里的半球形。

腦蟲被困在這裡,前無補給,後無支援。

火蜥蜴和他們區域的星界軍趁機發動集團衝鋒,在火蜥蜴連隊冠軍的帶領下殺入敵陣。

這種情況持續了數個小時,三個戰團重新接手各自防禦,整個陣線向前推進了數公里。

大家停手,不再向前進攻。

這片區域剛好大於生物母艦認為的“太小不適合部署泰坦生物”的範圍,可以繼續勾引它們製造大量的蟲族。

和泰倫蟲族戰爭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擊退它們毫無意義,在這種原鑄戰士準備多日的情況下,戰士們一次出擊徹底將其擊退回天上都可以。

有意義嗎?沒有。

只要它們還有生物質,就無所謂在哪裡戰鬥,這一輪攻擊之後,損失了不少生物質的母艦萬一開往別的地方,去周圍大吃大喝一頓,然後變得更強再回來,怎麼辦?

必須徹底的,完全的消滅對方,至少要完全消滅生物母艦和巡洋艦級(有吸收製造能力的傢伙)。

科里亞修斯老神在在的指揮地面上的部隊,他只負責下達戰略任務,具體讓各個領導人決定就好了。

泰坦級生物的出現並沒有讓他感到擔心,死亡直擊導彈車很早就被部署了。

死亡直擊導彈車是洲際導彈,攻擊範圍覆蓋半個星球,一枚定位很準的導彈可以毀掉一艘泰坦或者綠皮戰爭領主在內的方圓數公里的綠皮,強烈的離子風暴下,連大魔都得飲恨。

它的機魂非常不穩定,往往需要一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安撫機魂,所以在開戰前,相關人員就開始抹聖油禱告,任何錯誤使用都會導致恐怖的後果。

帝國最成熟的戰術依舊是使用大量的步兵成批次的攻擊,讓敵人固定在一個位置,隨後交給死亡直擊導彈。

什麼?你問為啥要讓步兵去送命?

戰略上,這是血賺的事情。

戰爭至今,科里亞修斯仍未命令克里格死亡兵團出擊,等得就是這一刻。

在這位原鑄連長身邊,是一位原鑄智庫,他正在指揮海軍的作戰。

不同於陸軍的穩操勝券,海軍的局勢可謂是岌岌可危。

這一支泰倫蟲族的數量,雖然早有預測,但是正式對陣之際,依舊讓智庫大驚失色。

敵人的數量在帝國專家保守估計的兩倍以上,源源不斷的敵軍艦船正從虛空中出現。

那些被擊毀的,拉入太陽銷燬的戰艦隻算是九牛一毛。

智庫難啊,海軍的彈藥可不是無窮無盡的,下方生產線願意做,也沒有那麼多材料啊。

大部分戰艦宏炮密度都有明顯下降,光矛滿功率轟擊。

帝皇級戰列艦尤為難受,這種部署大量機庫,擅長派遣成批次轟炸機攻擊的戰列艦很難對付大型泰倫戰艦,敵人對航空炸彈這種“小打小鬧”幾乎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