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誰是王八蛋(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著賈老爺在面前斷氣,鄭九收了刀,索然無味。
按照他在馬家匪幫耳濡目染的習氣,應該先殺賈老爺,再剁下楊鼎泰的腦袋,給馮家一個交代,身為鍛陽術的另類傳人,鄭九也算是盡了一份義務。
可鄭九改主意了,他在銀州城已經連續做下大案,短時間內不適合再搞事情,而且賈老爺在臨死前說的話觸動了他。
殺了楊鼎泰,按大周國的做派,換個新知府上任,拖拖拉拉,少則兩三個月,多則半年,銀州城的百姓怎麼辦?幾十萬災民、流民如何弄?
這倒是個問題,大問題。
鄭九雖然跟著蘇老夫子讀了不少聖賢書,熟記仁義理智信,也懂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道理,可事情一旦擺在面前,還是抓瞎。
再者說,換個新官兒來,就能比楊鼎泰好?
鄭九不在乎楊鼎泰是哪國人,他對列國的概念十分模糊,父親、祖父是大魏國人,而母親卻是地地道道的大周子民,他自己都說不清楚是哪國人。
還是師父木華老道一語點醒,大家原本都是中原漢人,本不應分彼此,只是居高位者逐利,爭搶勢力範圍,這才讓大好河山割裂成了列國。
老道的話很含蓄,居高位者的字面意思直指列國皇帝,每一國的皇族都自詡為天命所受,做皇帝的都認為自己是真命天龍,何曾想過治下的百姓?
但實則,老道的話是在隱射高高在上的隱世宗門,如果不是他們為了所謂的大道,爭搶修行資源,強行劃分凡生界的勢力範圍,何至於讓百姓受苦蒙難,讓這大好山河靈氣盡失?
所以,那些一心問道,只想著飛昇的傢伙才是自私自利的王八蛋。
這是鄭九和木華老道的共識。
一老一少,本難覓知己,上蒼卻給了他們機會。
所以,楊鼎泰不管是哪國奸細,只要善待百姓,鄭九就可以放過他。
只是這傢伙還真不是個好鳥,魚肉百姓也就罷了,還特麼是條別人家養的狗……頭顱暫且寄存在脖子上吧。
離開賈府,鄭九回到神火鏢局,招來幾名少年,每人給了二兩銀子,緣分一場,算做散夥飯錢,不能給多,多了便是禍。
遺憾的是,鄭九嘗試了很多辦法,都沒能讓這幾個小傢伙的腰板硬起來,即便是最能搶烙餅的大個子,骨子裡也是個軟蛋,莫說見了官差,就是大戶人家的奴僕,都嚇的不會說話。
沒辦法,可能是環境造就,也可能沒有他這麼幸運,能夠先碰到蘇老夫子,再遇木華道長,鄭九自嘲的笑笑,以前在馬幫裡做漠鼠的時候,也不比他們強多少。
鄭九決定離開銀州,去北邊看看,戰事吃緊,他也窩了一肚子火。
羅主事、賈老爺,兩條命,希望能給楊鼎泰以及大魏國的白家以警示。
臨走前,鄭九還是沒忍住,搞了一票大的,把賈老爺家錢莊裡庫存的銀子全都搬到了轉運使的衙門裡,親筆給林輝林大人寫了一封信。
“這些銀錢都是賈似清錢莊的,查明此人為大魏國奸細,某已將其正法,銀錢沒收充公。切記,這筆銀子只能賑濟災民,專款專用,煩請林大人逐筆記賬,若被挪作他用,哪怕是一分一厘,某便取他狗命。”
連讀三遍,寫的不倫不類,但狗屁還是通的,鄭九想了半天署名,最後嫌麻煩,乾脆在信紙上畫了個圓圈。
連夜離開銀州城,鄭九並沒有感到絲毫輕鬆,胸口仿若被一方巨石給壓得喘不過氣來,眼前總是有那些不堪的畫面晃悠,舉著破碗、衣衫襤褸的少年,瘦的皮包骨頭、倒伏在路邊的老者,在惡奴皮鞭下哀聲討饒的女子……
沿官道走了不到五里地,鄭九便突然拐上了旁邊的土坡,然後發足疾行,最後乾脆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