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改變現有的社會面貌。

時光飛逝,四年間粒子對撞機這項超級工程已完成了三分之二以上。

管道全長三億多公里,現在已經有將近兩億四千萬公里完工了,第一階段的任務基本完成。

在這個重大時刻,謝敘決定親自到場,把具體的操作交給創造處理,自己則在一旁觀察。

現場不僅有他,還有很多工程院的同事。

孔浩天這時正和創造熱烈地聊天。

這些年裡,孔浩天幾乎成了創造的小迷弟。

在他眼中,這個智慧超群的人工智慧簡直是無所不能,從來沒有犯過錯,再複雜的資料都能被快速處理好。

但工程院內部對此意見不一,很多人覺得創造只不過是個更聰明些的機器人而已,而人畢竟比機器人高階一點。

孔浩天對這些看法根本不放在心上,直接選擇了忽視。

“工程已經進展了大半,剩餘部分也計劃在兩年內全部完成,如果加快速度的話,一年足夠。

三億多公里長的粒子加速器,這可是空前絕後的工程專案!有了它,我們人類的技術水平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孔浩天紅光滿面,激動地說著。

他意識到這將是劃時代的成就,足以讓他名垂史冊。

一旦加速器投入使用,人類的基礎物理學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

說得很對,但具體效果怎樣還得等執行後才能確定。

別愣著了,謝敘那邊還在等咱們呢。”

創造邊冷靜回應邊指導數以百萬計的機器人進行建設工作,螢幕上無數條資料如同瀑布般滾動,顯示出機器人們的每一個操作細節,包括動作、前進路徑,以及物資分配等所需資訊。

此時,遠端還有許多貨船正在輸送必需品。

見無從下手幫忙,孔浩天就安靜站在一側,拿出便攜顯示器研究起了專案結構圖。

如今剩下未完成的長度只剩下不到兩公里了,聽起來很多材料需要安裝上去,不過依靠眾多機器人合作,理論上僅需半小時左右就能搞定——前提是克服介面連線過程中的難題。

為確保毫米級別的對接精確度,按謝敘的要求,創造刻意減緩作業節奏,並且親手操控起機器人,精細裝配每一處元件。

還剩500米啦,真是太棒了,誰能想到我們會創造出這麼驚人的東西啊?”富民讚歎道,眺望著那條環繞行星的巨大建築,就像一條巨龍一般橫亙星空之中,其規模令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