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含恨的火,滴血的刀(第2/3頁)
章節報錯
是來向錦衣衛求助的。
張千戶現在要休養,讓你負責錦衣衛,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張山風心裡暗道:我也參與了,巴不得現在就直接動手,嘎了他們,自然沒興趣見!
不過這話不能說,所以張山風自然要敷衍雲衣:“你也知道鬧得很兇,錦衣衛大多受了傷,現在都躺著呢。
你爹和你哥哥派來的這點狼兵,都不夠保護我們自己的,哪能分出兵力保護他們呢?
萬一你在這裡出了點事兒,你哥還不領著全族人,來跟我拼命!”
他不想讓雲衣沾到鮮血。
這是每一個做壞事的男人,共同的選擇。
與前世那些大毒梟一樣,在外面殺伐果斷,回到家跟沒事人一樣。
咱們絕不將江湖恩怨,帶到家裡。
雲衣不知道該說什麼:“……”
她也明白,這個時候,自己都處於“危險”當中,黎族保不準就會攻來,自然不能同情心氾濫。
然而!
張山風永遠都不會讓她明白:其實真正危險的,就是這幫狼兵。
黎族雖然人多,但是武器匱乏,組織散亂,除了聲勢浩大,也就跑跑腿,吆喝吆喝。
真正攻打那些鄉紳的,是這些換了黎族服飾的狼兵,以及黎族各個部落少數的精銳,組成的殺手。
這些人見人就殺,一刀斃命。
一切完事後,才輪到一大幫黎族民兵,搬空糧倉,搜尋地契,蒐羅賬簿。
最後才是放火,毀滅一切痕跡。
這些狼兵,才是這次“黎亂”中,真正的,絕對的,不容置疑的主力。
否則,以各個鄉紳的實力,以及錯綜複雜的關係,相互支援,不可能敗得這麼快,這麼慘,一晚上就被抹平二十幾家。
……
崖州衛,軍營
一名親兵前來帥府稟告:“報,指揮使又有一名百戶,在清點人馬,準備今夜就馳援瓊州!”
崖州衛指揮使正在看著,張山風前兩天送來的密信,聽聞之後,沉重的吐出了一個字:“殺!”
他已經明令了麾下:待探子回稟,再做部署,所有人在此期間,不允許出動一兵一卒,竟然還有人暗中清點兵馬!
這就表示:那些鄉紳與某些將領有所勾結!
這其實不是秘密,大明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但是!
這些將領忘記了一點:沒有將軍希望自己的軍令被無視!
他說要等,就要等!
當然,這期間自然是有諸多將領前來請命,但都被指揮使以情況不明,等待探馬回報為由,拒絕了出兵。
至於探馬,都是指揮使的親信,一路慢慢悠悠的行路,幾天了還沒趕到瓊州。
崖州衛指揮使看著密信,長嘆一聲:“大手筆啊!”
密信上說:才短短五六天時間,誅殺鄉紳接近百,得白銀十七萬兩,糧食接近二十萬石,地契十萬多畝,其餘財物無算!
這些鄉紳,可不僅僅只是侵佔百姓的田地,連官田和軍田,也伸了一隻手。
不少人勾結軍中將領,將官田和軍田的產糧,坑了大部分。
所以軍中屢屢糧餉不足,一年比一年少,朝廷每年收到的糧食更少,造成朝廷以為瓊州很窮的假象。
瓊州窮嗎?
搞笑!
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水稻,兩百多萬畝的土地,養三十幾萬人,人均接近十畝土地,算上天災等因素,每年超過三百萬石的糧食!
幾十萬人躺著吃也吃不完,怎麼可能會窮?
但是就是這麼富庶的地方,被一群鄉紳佔據,不僅剝削黎族,頻頻搞出黎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