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別認真!

那個老太監跟跟我爺爺說了一會兒話,然後我奉爺爺的命令,給你們送來五軍都督府的手令。

否則,你們過不了前面的關隘,更別說大同了!”

福伯連忙下馬叩拜:“多謝國公爺!”

正準備接過手令,福伯歡喜的伸出雙手,低頭拜接。

但是!

劇情有點不對:半天沒人把張懋的調兵手令,放到福伯手上。

搞什麼啊?

福伯一看,手令還在張溶手上,而且絲毫沒有交出來的意思。

所以,福伯很著急,但還是客氣的對張溶躬身:“小公爺別鬧了,手令給老朽,您快點回去!”

張溶笑嘻嘻的看著福伯,完全沒有回去的意思:“爺爺讓這兩百家丁幫你們。

但是,他們只聽我的號令,我也要跟你們一起去。

所以,手令我來保管!”

說完,張溶不敢懵b的福伯,一抽馬鞭。

一騎狂奔而出,身後兩百家丁策馬跟上!

福伯差點嚇得倒地不起了。

關外已經被圍困了一個二老爺,要是再折一個小公爺。

天就真的塌了!

這小子要是出事兒了,英國公不得滅了大張,屠了張老三的滿門洩憤?

福伯趕緊追上張溶,幾乎是哭著求他回去:“小公爺,老朽求您回去吧!

這可是打仗,會死人的!

而且,韃靼鐵騎在河套,有八萬之多!

咱們這點人,都不夠看的,您要是……

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國公爺還不滅了老張家滿門!”

張溶倒是天不怕地不怕,典型的不知天高地厚:“我不怕,我家祖上,也是跟著成祖皇帝,平定天下的功臣。

區區幾萬蠻夷騎兵,有什麼好怕的!”

他還活在府裡的說書先生,講述著:當年太祖洪武高皇帝,於崛起微末,馬踏天下,驅除韃虜,恢復華夏衣冠;

成祖永樂皇帝舉兵靖難,五徵漠北,萬國來朝,開創永樂盛世……

而他的先祖,就是跟隨永樂大帝,舉兵靖難,太爺爺踏平了安南,才蔭庇子孫,有了這世襲罔替的國公爵位!

這大概是所有勳貴子弟心中的驕傲,也都希望能做到像先祖一樣,疆場馳騁,殺敵建功。

可惜!

沒幾個勳貴子弟,有這個機會。

所以,今天他遇上了,自然要試一試。

至於結局,以及過程……

這個張溶自然有自己思想,可能與現實有點偏差。

但是!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要去河套,殺敵建功!

福伯很想告訴張溶:上一個有這個想法的人,去了國外,一番波折才回來。

他不敢提這茬。

因為那個人......是先帝!

……

不敢說後果,一番苦勸,福伯怎麼可能勸得住正在興頭上的張溶。

而且這小子身邊也不乏高手,不能強行動手。

更何況,出關手令還在張溶手上!

福伯將頭髮,都撓白了不少,也沒想出對策。

福伯一嘆,“哎!”

然後,他對著一名金吾衛命令:“趕緊回去給國公爺報信,讓他務必在我們出關前,派人截住小公爺。

一路快馬加鞭,片刻不許停!

否則,小公爺出了什麼事,你我都要死無葬身之地!”

搞不定這小祖宗,只能搬救兵了。

而後,一騎偷偷從隊伍出發,向京城飛奔。

對此,張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