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感染,波濤洶湧。

在這場激戰中,鄭森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他站在民義軍的戰船上,眼神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戰場局勢,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當雙方陷入近身肉搏的膠著狀態時,他毫不猶豫地端起手中的步槍,大喝一聲:“隨我殺敵!”便如一道黑色的閃電般躍出戰船,衝入敵群。他的身影矯健而敏捷,在敵群中穿梭自如,彷彿與戰場融為一體。

鄭森的槍法精準,每一次扣動扳機都能準確命中敵人。他身形矯健,在敵群中穿梭自如,巧妙地避開敵人的攻擊,同時精準地給予致命還擊。一名清軍將領試圖從背後偷襲他,鄭森似有所覺,迅速轉身,舉槍便射,那將領躲避不及,被擊中胸口,慘叫著倒在地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和恐懼,卻再也無法發出任何聲音。

鄭芝龍的兒子鄭世恩,妄圖組織抵抗,在混亂的戰場上大聲呼喊著指揮身邊計程車兵。他的聲音在嘈雜的戰場中顯得有些微弱,但他依然努力地維持著秩序。一名眼疾手快的民義軍戰士瞅準時機,趁著鄭世恩注意力分散,迅速靠近,猛然刺出刺刀。鄭世恩還未反應過來,便被刺刀刺中要害,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戰士,隨後緩緩倒地,氣絕身亡。他的臉上還帶著未完成使命的遺憾,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而清軍的一名將領——正紅旗參領巴圖魯,也在亂槍之中被擊中,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的身體抽搐著,生命在這殘酷的戰場上迅速消逝,只留下一片狼藉。

清鄭聯軍的防線在民義軍的猛烈攻擊下徹底土崩瓦解,士兵們紛紛丟盔棄甲,四散逃竄。江面上,那些正在倉皇逃跑的清鄭聯軍船隻,遭到民義軍岸上火炮及炮船的輪番轟炸。炮彈不斷落在木質船上,木屑橫飛,彷彿下了一場木屑雨。江面上漂浮著數不清的屍體,許多清鄭聯軍計程車兵抱著船板,在水中苦苦哀嚎,祈求饒命。他們的聲音在江面上迴盪,充滿了絕望和無助。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清鄭聯軍的登陸部隊被全部殲滅。清軍和鄭芝龍的水師,在混亂中僅僅帶著十多艘船隻,狼狽不堪地撤回了浙江沿岸。他們的船隻傷痕累累,船帆破損,如同一隻只受傷的野獸,夾著尾巴逃離。

清軍主將代善站在浙江沿岸,望著遠方硝煙未散的江面,心中五味雜陳。他的眼神中滿是不甘,此次戰鬥的慘敗讓他難以接受。他對未來感到一片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向多爾袞覆命。一想到回京後可能遭受的責罰,他便不寒而慄,心中對多爾袞充滿了恐懼。他喃喃自語道:“這可如何是好,此番大敗,我該如何面對王爺……王爺定會大發雷霆,我的性命恐怕難保……”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臉上寫滿了絕望。

戰鬥結束後,民義軍開始統計此次傷亡及繳獲情況。經統計,共計擊斃擊傷清鄭聯軍5萬餘人,溺水而亡的大約有萬餘人,俘虜清鄭聯軍共7萬人。而民義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陣亡約800人,負傷2000人。此次戰鬥,民義軍繳獲頗豐,俘獲敵方火槍4000支,紅衣大炮3000門,炮彈數量眾多難以計數,各類船隻五十餘艘,還有大量的糧草、軍械等物資。民義軍的炮艦除一艘損耗較為嚴重外,其餘均完好無損。

我站在營地中,看著這些統計資料,心情既沉重又欣慰。沉重的是那些犧牲的戰士,他們為了這場勝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欣慰的是我們最終取得了勝利,保衛了家園。我召集了眾將領,神情嚴肅地說道:“此次戰鬥,我們雖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們要深刻總結教訓,汲取經驗,一定要充分發揮我軍炮火射程遠的優勢,儘量與敵方保持安全距離,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我們的每一位士兵都是無比珍貴的,他們的生命重於一切。他們是為了國家和百姓而戰,我們要對得起他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