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一個一個形狀各異的島嶼。
杜樂一想到,在這個異域大陸上,可能在貌似不揚,貧瘠無奇的地面下,擁有無數未被開發的豐富資源,可以供他任意開採時,他心裡當下就忍不住激動無比。
越想越開心,杜樂心中一邊樂開花,一邊興奮地翻閱著管政給他的這份檔案,但他卻變得有些走馬看花。直到不經意抬頭時看見站在一旁等著他指示的管政,才想起來有正事要辦,便停止了天馬行空,又把注意力迴歸到檔案內容上。可是。還沒有等他翻完,他就看見了,在檔案中管政彙報了,他在治理漢國過程中,碰到的一些麻煩。
因為管政治理漢國,是以發展國內經濟和其他各方面為主,所以,管政在處理國外的事務,大多數時候就極為被動了。
而管政提到的這些麻煩中,主要就是。有一些漢國商會的商人。在其他國行商時,並沒有得到很好很穩妥的保障,而經常會遇到不同型別的障礙。就比如,在最近一個月。漢國不少到明國行商的商人。他們在明國開設的產業。或多或少都在明國碰到了麻煩。
比如,漢國商人至少有五家米鋪,已經遭到了明國官府的查封。而查封的理由是。因為這五家米鋪有異常充足的米糧,存在非法囤積糧食,致使明國糧價大漲的嫌疑。但事實上,囤積大米最厲害的是明國的米鋪,而這些明國的米鋪根本沒有受到明國官府的制裁,沒受一點的影響。
另外還有,共十家布匹店鋪,竟然被明國官府要求增加稅費,理由是,這十家布匹店鋪,惡意降價,致使布匹市場價格混亂。實際上,不過是漢國商人布匹店鋪,因為採用了新的紡織技術,使其成本下降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賣價自然可以稍稍下降。但明國布匹商因此受到衝擊後,便馬上勾結明國官府,以莫須有的罪名,刻意打壓這十家布匹店鋪。
林林總總,粗略核算一下,漢國商人在明國開辦的各種消費品商鋪,竟然已經有不下五十家店鋪遭到明國官府各種程度的打壓,而紛紛宣告破產。
因此,這些受害的漢國商人,只能將希望寄予自己的宮室。漢國商人公會會長,聯合商會內的所有商人,透過議會議員,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漢國官府,為他們做主。他們的請求,杜樂當然無法拒絕。
因為,杜樂從異域帶到地球的糧食,有不少就是依靠這些商人,在明國購買回來的。杜樂不是一名過河拆橋的君主,他沒有忽視這些商人的要求。
只不過,漢國剛剛才在明國身上割下了一塊肉,戰爭過後,當然是需要休養生息,將全副精力投入在生產建設中。如果短期內再和明國開戰的話,是不符合杜樂自身的利益要求的。
如果漢國與明國開戰,先不說是否就能讓明國停止對漢國籍商人的百般阻撓和刁難,最直接的影響,首先就是因為戰爭的時日過長,不僅影響民生生活的穩定,還會致使杜樂很多的發展計劃,因此遭到破壞。
因為杜樂現階段擁有的機器裝置,在數量上已經嚴重不足,而不得不需要更多的人力加入到生產計劃中,因此,能夠保證穩定的發展,才是更加符合杜樂的利益。
佔領一塊新的領土,是需要時間去治理,以及長久的時間去恢復和強大的。這也是杜樂為什麼沒有在異域大舉侵佔領土的原因之一。如果光知道攻佔,而不知道靜心發展,站穩根基的話,終究還是很容易會被敵方反咬一口,功敗垂成的。
漢國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後,不僅沒有被大國消滅,領土反而越來越大。杜樂作為國主,已經獲得了民眾的認可。這一切,是很難得的。杜樂儘管有強大的機器裝備作後盾支援他的治理,但朝廷的穩定是依賴民眾的支援,一旦頻繁發動戰爭而引發民怨,後果自然不堪設想。
更何況,漢國不能一直依靠杜樂提供的高科技機器。機器並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