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從國家體育總局回來後,內心滿是壓力,但更多的是鬥志。距離三個月後的世錦賽越來越近,而這場比賽對他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是他獲取奧運會參賽積分的最後機會,下一場世錦賽他必須奪冠才有機會踏上奧運會的賽場。

林宇的姐姐林悅,深知弟弟此刻的處境。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林宇社交媒體賬號的運營上。每天,林悅都會花費大量時間篩選林宇訓練時最具感染力的照片和影片素材,精心編輯文案,向粉絲們展現林宇為夢想拼搏的每一個瞬間。在一次釋出的影片中,林悅配上這樣的文案:“為了心中的奧運夢,林宇每一天都在挑戰極限,每一滴汗水都承載著他的堅持與熱愛 。”這條動態一經發出,迅速收穫了數十萬的點贊和評論,粉絲們紛紛留言為林宇加油鼓勁,他的明星效應和網紅熱度持續攀升,商業合作邀約也接踵而至,林悅都有條不紊地篩選處理,為林宇爭取更多優質資源。

而林浩則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整兩天,查閱了大量國內外頂尖運動員的訓練資料,結合林宇的身體狀況和比賽專案特點,制定出了一份詳細到每小時的訓練計劃。這份計劃涵蓋了體能訓練、技術打磨、心理調適等多個方面。

清晨5點,天還未亮,林宇就已經在專屬訓練基地的跑道上開始了有氧慢跑訓練,這是提升耐力的關鍵環節,每次持續45分鐘。結束後,稍作休息,便進入力量訓練區。林浩在一旁緊緊盯著林宇的每一個動作,糾正他的發力姿勢。“哥,深蹲的時候,膝蓋不要內扣,保持和腳尖同一方向,這樣能更好地鍛鍊到腿部和臀部的肌肉。”林浩耐心地指導著。林宇按照弟弟的指示,不斷調整,每組深蹲20次,一共進行8組,中間短暫休息。這個過程中,林宇的肌肉痠痛難忍,但他咬著牙堅持著,每一次深蹲都彷彿在向夢想靠近一步。

上午10點,是技術訓練時間。針對100米專案,林宇反覆進行起跑反應練習,每次起跑後,林浩都會透過專業裝置記錄下他的反應時間和起跑動作軌跡,然後進行細緻分析。“哥,這次起跑反應時間比昨天快了0.02秒,但手臂擺動幅度還是不夠大,這樣會影響起跑的初速度。”經過一週的訓練,林宇的起跑反應時間穩定在了0.09秒左右,比之前提升了0.03秒。

下午的訓練重點是200米和400米的速度耐力。林宇會進行多組間歇跑訓練,比如400米快跑後緊接著200米慢跑,如此迴圈。最初,林宇在完成幾組後就氣喘吁吁,速度也明顯下降。但經過一個月的堅持,他不僅能夠輕鬆完成規定組數,而且400米快跑的速度平均提升了0.5秒,200米慢跑的恢復時間也縮短了10秒。

跳高和跳遠專案同樣不容鬆懈。在跳高訓練時,林宇站在離跳高架一定距離的位置,深吸一口氣,開始助跑。他的步伐快速而富有節奏,雙臂有力地擺動,帶動身體不斷加速,每一步都彷彿在積蓄力量。當接近橫杆時,林宇的身體微微向內傾斜,左腳精準地踏在起跳點上,藉助助跑的慣性和腿部強大的爆發力,他的身體如彈簧般迅速彈起,同時擺動腿積極上擺,帶動髖部向上,頭部也隨著擺動方向轉動,眼睛始終盯著橫杆的上方。在身體到達最高點時,林宇採用背越式技術,仰頭、挺胸、挺髖,使身體形成一個反弓形,背部幾乎貼著橫杆越過,隨後收腹、屈膝,平穩地落在厚厚的海綿墊上。

跳遠訓練中,林宇站在助跑起點,目光堅定地注視著前方的沙坑。他啟動助跑,最初幾步步伐較小,頻率較快,隨著速度逐漸提升,步幅也越來越大,雙臂配合腿部節奏大幅度擺動,身體前傾,整個人就像一顆蓄勢待發的炮彈。在距離起跳線還有幾步時,林宇的速度達到了最快,他精準地踏上起跳點,起跳腿用力蹬伸,同時擺動腿和雙臂迅速向前上方擺動,身體高高躍起,在空中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