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從案發前到現在,馮智一直待在學校,秦關所說的新荷賓館、嘉園小區,確實監控拍到過穿著那件短外套的身影,但,一定不是馮智。

秦關所說的,徐如意在海洋館和新荷賓館“佈局謀劃”那天,馮智正在學校上課。

湖畔風情酒店,秦關和戚敏幽會那天,馮智在做家教。

而在那之前,馮智參加了學校一個社團活動,為期三天,他全程在,不僅有活動照片,還有十七八個同學可以證明。

其次,沒有發現馮智有其他同夥。

馮智在校常聚在一起玩耍的朋友,就是他的幾個室友,同學老師都可以證明他們四人關係融洽形影不離,但,另外三人同樣也沒有作案時間,他們也一直一直在學校。

馮智名下的手機,常給馮香蘋電話和影片,偶爾也有給徐如意打過,但,都不是秦關所說的時間點。

他們聊天的資訊,也都是平常的問候和互動——這一塊,老何也已經徹查。

是的,他早查過,查得細,還查得深。

他從來不是一個特別聰明的警察,從幹刑警以來,他就只有著個笨法子,挖,深挖,擴大範圍挖——這是笨法子,也是有用的法子,從前遇到的各種案子,他都是這樣刨根究底地查明真相。

但,這一次,這個笨法子似乎根本沒有用。

汽車在高速上疾馳,車前混沌的黑夜彷彿濃濃的墨汁,大燈用力往外推,也只能推出一小段的光明。

老何腦中,也如同這墨一般的黑夜。

馮智這條線竟是無效的?那秦關又何必死死揪著不放?究竟是那個陰險的律師在佈局自救,還是這個看起來天真陽光的大學生其實城府極深?

應該說,是徐如意。

馮智如果參與,自然是因為徐如意——這樣的盤算謀劃,是徐如意乾的?

老何掏出手機,手機靜悄悄的,沒有資訊,也就是說“曾德美”依然沒有找到——秦關提供了新線索,“曾德美”可能有前科,小吳已經在記錄在案的系統中排查。

問題是,那個女人的犯案記錄極有可能並非本地,就算是本地,沒有姓名籍貫,僅憑一張模糊不清的照片排查,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都無法計量。

真是頭疼。

馮智這邊是條死衚衕,如果“曾德美”也始終找不到,那麼,他下一步該怎麼做?

結案?將這個有諸多疑問的案子交上去?就不顧後果了?

老何焦躁地輾轉,怎麼也睡不著,不覺間天已經亮了——汽車駛出高速,進入清晨剛睡醒的市區,很快,就到達目的地。

觀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