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艦炮(第1/2頁)
章節報錯
得到韓林的示意以後,徐如華繼續說道:“此戰,我水營別露一項不足,便是在這炮上。”
徐如華的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一個聲音響起:“水營的船上佛郎機、虎蹲炮具齊,一艘海滄船所載不過區區五十多士族,卻有好幾門炮,這要是擱在陸營當中,老子做夢都能笑醒,就那所謂白甲韃子來多少,老子就轟多少,讓他魂兒都不剩,徐把總,你怎地還不知足?”
徐如華偏過頭看向了高勇,只見這位千總大人正大大咧咧的盤起了腿坐在炕上,臉上浮現出三分不屑、兩分不滿、五分傲然。
“千總大人要不與我換換?你來水營嘗試一番如何?”
在官方的職銜上高勇是千總,而徐如華是把總,他比高勇要低上那麼一級,但畢竟是老相識了,因此徐如華也絲毫沒有給高勇面子的意思。
“不換!”
高勇擺了擺手:“俺又不懂水戰,俺就是覺得,你水營一艘船造價數錢兩,船上火炮、火箭、銃筒一應俱全。陸營可有這般待遇?”
“不懂不怕,幹中學唄。方才就說了,海陸迥異,陸路還有山川林木相隔,但茫茫海上,一旦被敵咬上,便是不死不休之勢,我船有炮,賊依然,如果我船的炮能比賊船打得更遠更狠,那就已有半勝之勢!”
“怎地?我陸營就敢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水營的兵就只敢遠遠放炮,你水營的兵比我陸營的兵金貴是怎地?”
高勇的嘴最是不饒人,聽到徐如華反唇相譏,他就陰陽怪氣地與徐如華開始頂牛。
韓林聽到兩個人的爭執,一時間頗感頭大,他沒想到,海陸之爭竟然在他這裡上演了,要是再喊一聲“馬鹿”那味兒就更正了。
韓林拍了一下椅子的副手說道:“吵吵什麼,手心手背都是肉,沒什麼金貴不金貴的。在海上,船便是城池,就那麼屁大點的地方,也放不了多少兵,就只能倚靠利炮了,陸營那邊以後也會給炮,不過先等等。”
聽到韓林發話了,高勇囁喏了兩聲將嘴巴閉上了。
作為陸營的主官,他確實十分眼饞水營的艦載大炮,可那些動輒幾百上千斤,甚至數萬斤的大傢伙架在城上守城還好,要說行軍野戰,那就是妄想了,能用的也就寥寥虎蹲炮、一窩蜂、小佛郎機這些小炮、火箭。
韓林揉了揉眉心,對著徐如華說道:“繼續說。”
“現今我船上所載的炮,無非是佛郎機、虎蹲炮以及碗口銃、百子銃等,這些與陸營野戰的無異,都是些近炮,打不準不說,遠一些根本就打不著,便是連發貢炮都沒有一門。”
“船借炮勢、炮以船利,用船載這些近炮、小炮屬實有些浪費了,各位知道我徐三是閩人,未來北地以前,就常聽走海的人說紅毛夷,巨舶載西洋大銅銃,重三千斤,大十餘圍,長至二丈許,藥受數石,一發則天地晦冥,百川騰沸,蟄雷震燁,崩石摧山,十里之內,草木人畜無復有生全者。”
“聽起來像是紅夷大炮。”韓林點了點頭,補充道。
明廷一貫重視火器,最早提出製造大炮的是萬曆天啟朝時的兵部尚書黃克纘,在得到朝廷的應允以後,黃克纘遣其侄孫黃調煥從泉州府同安縣招募了十四名工匠,到北京鑄造呂宋銅炮。
共計制炮三十門,除爆裂的兩門外,還剩二十八門,其中頭炮重三千餘斤、二炮兩千餘斤,後面還有三炮、四炮,重量逐降。
不過這批炮的質量奇差,幾乎沒發揮什麼作用,隨後時任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的徐光啟,在編練新軍時從澳門的葡萄牙人手中購買了四門鐵製大炮。
不過徐光啟被葡萄牙人給坑了,因為葡萄牙人並未掌握鐵炮的製作技術,能造鐵炮的是英國人和荷蘭人,這四門炮,其實就是打撈的荷蘭沉船上的艦炮,不過由於徐光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