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太般配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醫療、教育、房子可是未來年輕人身上的重負,她這不是減負從現在開始規劃嗎?
既然決定將來在京市生活,那要不要給一一小朋友找個好學校?
京市有的東西真的是別的地方有錢也無法擁有的。
記得有次無意間看到一個房產中介推銷一間破破爛爛的小房子,就十來平米,幾百萬的價錢。
光是聽都覺得離譜。
為什麼能值這個價,因為能配套好學校。
尤其是旁邊的高中,他們那的學校能有一半的學生上大學就已經是高升學率了,那個中學是一半的學生上青大和京大。
當時她那震驚的感受現在還記得。
不是她讀書不努力,實在是她投胎的位置註定了分數線就是高。
現在高考錄取率雖然低,但是大家覺得考不上大學很正常。
但夏一一小朋友讀書的時候,考大學的壓力就會更大。
他們做父母的早努力一點,兒女就能少奮鬥一點。
還在咿呀咿呀的小傢伙完全不知道她媽正在想買那些學校的學區房。
雖說這時候根本沒有學區房的概念,很多大廠還有自己的子弟學校,但是好學校也是歷史沉澱來的,她——也沒記得一個學校的名字。
沒辦法,她又不是京市人,也沒在這生活過,唯一記得的也就是那個影片中介說的高中名字。
她買的那些破破爛爛的屋子也都在那一塊。
想了想,夏黎還是決定:隨緣吧。
夏一一:媽,為了我,你就不掙扎一下嗎?
夏黎:掙扎啥啊?等你能坐起來的時候再說。
不過這事在她心裡還是留了個意,孩子還小呢,到時候可以多打聽打聽。
早起步,以後少走點彎路。
實在不行就在家啃老,做全職女兒也行。
傅明暉對夏黎的規劃那也是佩服。
上能為了考大學現在就找小學,下能接受她在家啃老。
人家還沒週歲抓鬮呢,這對外來的方向是不是太包容了。
“你有什麼想法。”夏黎問男人。
人的想法是會變的,她也問問傅明暉現在的想法。
傅明暉依舊沒什麼想法,多鍛鍊身體,吃好喝好啥都好。
要是媳婦選好點的學校讀小學能更容易考大學,“你放心,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我都支援你。”
“你就這麼支援我?”
“聽媳婦的,媳婦說的都是對的。”傅明暉這話一點都不摻假,雖然小仙女現在不會冒出打火機了,但是能掏出先進機床的設計圖啊,雖說現在還沒造出實物來,但是方向絕對是對的。
所以,她絕對是上天送給自己的禮物。
再說了,她說的他就是覺得對,為什麼要反對呢?肯定要支援啊。
夏黎覺得自己當初救人還真是個正確的決定,不然哪裡找這麼合拍的男人。
什麼三觀,什麼性格,夫妻倆最重要的還是大事能有一致的目標,小事能全都聽她的。
他不委屈,自己也心情舒暢,太般配了。
改革開放已經開始了,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在緩緩的向國內引進,國外的一些商品也開始越來越多的走進華國的市場。
大家也從家裡有誰與國外有關係是件丟臉、膽戰心驚的事情,轉變為想家裡有國外的關係能夠出國。
對國外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學校學英語的人多了起來,偶爾還能聽到有人議論出國的事情。
當然更多的人是議論自己的事情,雖說包產到戶的事還沒有在全國政策上落實,但有帶頭的,現在有不少地方也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