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多種化肥生產辦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媽。”傅明暉拉長了語調,顯然不是很贊成:“夏黎還懷著孕呢。”
“我知道。”沈靜現在就是一個絕對好婆婆,臉上笑得就跟一朵花一樣燦爛得不得了:“我讓你外公、舅舅他們過來這邊,一家人一起吃個飯。”
傅明暉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轉頭看著夏黎。
他其實是怕夏黎不願意。
從認識那天起,他就知道夏黎是個怕麻煩的人。
夏黎還好,她確實怕麻煩,現在不是想求人辦事嗎?
只是吃頓飯的事情,總比打燈籠不知道去哪裡找人好。
傅明暉沒再說什麼,她想制新藥,為的不也是……自己。
下學期的學業不算輕,好在夏黎基礎好,很多東西還超前學了。
她的預產期在11月,期末考試在明年1月初。
夏黎的計劃是11月中旬就開始休假,到時候就中間去參加個期末考試,連著寒假一起休。
客觀情況在這裡擺著,老師們也沒意見,作為中等生,老師們也是沒關注沒忽視的狀態。
唯一的要求也只有考試不要掛科。
“夏黎,我聽說是你研究出磷肥的提煉方法?”教化學的史老師這天主動找到了夏黎。
夏黎沒否認也沒往自己臉上貼金,道:“我只是提出了設想和建議,具體的方法是我們雲城化工廠的技術人員們一起研究出來的。”
這時候訊息很滯後,別說出省中間還隔了幾個省,就是不同的縣城之間訊息傳遞都不通暢。
史老師知道自己的學生裡面居然有這麼個人物的時候,第一時間就來確認。
華國現在的大趨勢是用農業來補給工業,靠的就是農業人口多。
但是糧食產量上不去,大家吃飽活下去都難,真的是從牙縫裡摳產能來促發展。
雜交水稻現在已經在南方推廣開來,加上磷肥的使用對產能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若是糧食的產能還可以再提高,那就能加快發展的程序。
改革開放初期,少有的外匯不少用來進口化肥和化纖的。
一個為了吃,一個為了穿。
跟後來糧食進口為了牲畜飼養,而服裝已經是大量出海獨佔鰲頭相比,這時候的種種都感覺落後而艱難。
真正經歷 了,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不易。
不說別的,就簡單的說剩飯剩菜。
以前網上看的多的帖子是家裡的老人剩飯剩菜捨不得倒掉硬是吃了,然後住院花的醫藥費比那點兒剩飯剩菜的錢還要多,總覺得那些人節約得不科學而且固執。
但是不管是在穆家溝,還是雲城,還是京市,身邊的人,就沒一個捨得將剩飯剩菜白白倒掉的。
那些達官貴人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學校食堂打飯的,只有吃不飽的,沒有把飯菜倒掉的。
那種害怕吃不飽,堅決不能浪費的的觀念完全是在經歷了艱苦歲月之後,深深的刻在大家的骨子裡。
所以提高糧食生產真的是重中之重。
史老師不知道以後的華國會是什麼景象,就覺得夏黎是個人才,從伴生礦裡面提煉磷肥的技術都能想出來,“那氮肥的生產你有什麼想法嗎?”
這時候國家已經能夠自主生產氮肥了,不但能生產,還能生產幾種。
就是產量上不去,質量不夠理想,成本也下不來。
史老師想的是,能不能研究點什麼突破一下,哪怕是其中的一種也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不得不說,華國能用最短的時間發展成以後的模樣,就是因為祖國一代代都有這些想要為國家建設做貢獻的人。
嗯,夏黎覺得自己也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