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九反覆檢查了身體內外,再無其他變化,這才結束自觀。

再看玉扳指,呂正平相贈的那個玉瓶靜靜的躺在裡面。

拿出玉瓶拔開瓶塞,一股清香之氣沁潤心脾,只是聞上一聞,彷彿渾身的活力都瞬間被調動起來。

一共五枚烏黑的丸藥,每一枚都可以讓人起死回生,並增加壽元。

無論遭受內傷外傷,還是得了不治之症,就算是死了,只要嚥氣不久,一粒丸藥也能將其從閻王手裡奪回來。

這五枚救命丹藥,每一枚都價值無匹。

呂正平對待鄭九,實在是厚愛之極。

鄭九在心中朝著魏國腹地的大青山遙遙拜了三拜,這才收拾心情放飛了法器飛鳥。

儘管派出了探路小隊,但地面看到的和空中看到的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飛鳥可以飛的很高,視野延伸到很遠。

半個時辰後,馮啟年和他的探路小隊很快回來,鄭九也恰好收回了飛鳥。

一個共三個方向可走,北方、東方和東南方,其中東南方和南方,鄭九將之歸為一個方向。

三人首先產生了分歧。

正北方向,平原延伸不遠,便滿是山丘溝壑,更遠處有高山,恐行走艱難,另外,按照汾陽河的走勢,在前方會有一次向東的拐彎。

正東方一馬平川,視線能看到很遠,莊戶越來越多,按照經驗判斷,可能十到二十里外就有集鎮,前行會不會碰到魏軍就不知道了。

東南方向,越過廣袤的農田,便是鄭九昨夜透過飛鳥窺視到的驛站,作為魏軍軍糧的週轉場所,應該存有大批糧草。

鄭九拿定主意,選擇北行。

馮啟年剛開始嚷嚷,鄭九選哪裡,他便跟到哪裡,可一聽說東南方向有驛站,立刻猶豫起來。

王九不願迴歸大周,自然不想北行,她認為先吃飽了再行選擇。

“既然如此,不如把十幾個頭頭兒都召集來,說明情況,讓他們逐一徵求兄弟們的意見,少數服從多數。”

馮啟年建議,這麼多人,總要統一意見。

“逐一徵求就不必了。”鄭九搖頭道,“跟那十幾個人說清楚後自行選擇。一則沒時間了,我們在此處耽擱太久,二則這麼多人,目標太大,分散開比較穩妥,大家按各自的想法選擇就好。”

“分開?那豈不是……”

“沒辦法,魏地兇險,我不想花太多時間逗留。”鄭九態度堅決,把大夥兒帶出必死的河灘,已經仁至義盡,沒必要在方向選擇上再費時糾結。

“難道你發現了什麼?”王九有意相問,她雖未看見鄭九是放飛什麼東西,卻看到剛才一股青煙自空中墜落,沒入鄭九懷中。

鄭九身邊的秘密很多。

“沒有,只是憑感覺,關鍵是我想回大周,其他人未必,自然不能勉強,便各自選擇吧。”

馮啟年無奈,感覺鄭九與王九之間似乎有些氣氛不對,也不好說什麼,只得去召集那些頭頭兒。

這些小頭頭,每一個都有一幫抱團的兄弟,他們的選擇便是那些兄弟的選擇,他們信任馮二,便都會跟在馮二身邊。

所以,鄭九很清楚,大可不必對每一個人徵求意見。

時間花的並不長,六成多人贊成王九的意見,先去驛站吃飽了再說,不到四成人願意跟著鄭九走,他們本來就是大周國子民,在魏地還是非常畏懼的。

這是馮啟年最不願意見到的糟糕場面,怎麼勸說,都無法讓大家再度聚合到一起。

太是無奈了,昨夜他還聲望極高,是人人心目中的指路明燈,可不到一日,馮二便無人理會,成了最難拿出意見的人。

猶豫再三,馮啟年還是決定跟隨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