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太妃受懲之後,宮中確乎平靜了數月。春日裡,百花齊放,仕女們頭戴鮮花,身著華服,在御花園中相互嬉戲,彷彿置身於一個無憂無慮的仙境。劉瓊與黑衣人在一旁默默注視,心中卻深知這平靜之下暗流湧動。

一日,劉瓊偶得一本古籍,封面上寫著《昭德皇后秘史》。她心中一動,想起那神秘老者所言,昭德皇后之物或可化解宮中冤魂。於是,她小心翼翼地翻開書頁,細細品讀起來。

書中記載,王氏,即昭德皇后,初為奉節郡王李適之妾,溫婉賢淑,深得郡王寵愛。後唐德宗即位,封王氏為淑妃,再立為皇后,一時風光無量。然而,皇后命途多舛,中年早逝,留下無盡哀思於人間。其生前所戴玉簪,據說有通靈之效,能安撫冤魂。

劉瓊合上古籍,心中若有所思。她決定再次前往皇后舊居,尋找那傳說中的玉簪。黑衣人得知此事後,亦表示願意同行。

二人來到皇后舊居,只見屋內陳設依舊,彷彿皇后從未離開。他們在一處隱秘的錦盒中,終於找到了那支玉簪。玉簪通體晶瑩,散發著淡淡的光芒,彷彿蘊含著無盡的力量。

劉瓊小心翼翼地捧起玉簪,心中默唸:“願此玉簪能安撫宮中冤魂,還宮中一片安寧。”黑衣人亦在一旁祈禱。

然而,就在此時,一陣陰風吹過,屋內的燭火突然熄滅。黑暗中,一個幽怨的聲音傳來:“玉簪雖好,卻難解我心頭之恨。”

劉瓊與黑衣人一驚,忙點亮燭火。只見屋內空無一人,唯有那玉簪靜靜地躺在桌上。劉瓊心中疑惑,難道這玉簪還藏著什麼秘密?

次日,劉瓊將此事告知唐德宗。唐德宗亦感驚訝,決定親自前往皇后舊居檢視。然而,當他們來到舊居時,卻發現那玉簪已不翼而飛。

唐德宗大怒,命人嚴查此事。劉瓊與黑衣人亦全力配合,四處搜尋玉簪的下落。然而,數日過去,玉簪依舊杳無音訊。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宮中突然又起波瀾。一日深夜,御花園中傳來陣陣哭聲。劉瓊與黑衣人聞訊趕來,只見一白衣女子飄忽在花園之中,哭聲悽慘。

那女子見二人到來,緩緩轉身,面露哀怨之色:“吾乃昭德皇后之妹,因嫉妒姐姐受寵,心生惡念,設計害死了她。今姐姐冤魂不散,特來向我索命。”

劉瓊與黑衣人一聽,恍然大悟。原來,這白衣女子竟是昭德皇后的親妹妹,因嫉妒之心,犯下滔天大罪。

黑衣人問道:“那你可知玉簪的下落?”

女子泣道:“玉簪被我藏於一處隱秘之地,本欲以此贖罪,卻未料被奸人所盜。”

劉瓊忙問:“那奸人是誰?”

女子道:“我也不知他姓名,只知他身穿黑衣,行蹤詭秘。”

劉瓊與黑衣人一聽,心中皆是一驚。難道這黑衣人與之前的黑衣人竟是同一人?然而,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可能。那黑衣人一直與他們並肩作戰,怎會突然變成奸人呢?

正在此時,一陣陰風吹過,那白衣女子突然化作一縷青煙消失不見。劉瓊與黑衣人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與不安。

次日,劉瓊與黑衣人決定將此事告知唐德宗。唐德宗聽後,龍顏大怒,命人嚴查宮中所有黑衣人。然而,數日過去,依舊毫無進展。

就在眾人焦頭爛額之際,劉瓊突然想起一事。她曾聽宮中老人言,御花園中有一處隱秘的地下室,藏著無數珍寶。或許,那玉簪就被藏在那裡。

於是,劉瓊與黑衣人決定悄悄前往御花園地下室檢視。二人趁夜深人靜之時,來到御花園,四處尋找地下室的入口。終於,在一處假山之後,他們找到了那扇緊閉的鐵門。

劉瓊與黑衣人小心翼翼地開啟鐵門,走了進去。只見地下室中燈火通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