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宵小?”

是的,在登州造船廠,大明寶船正在加班加點的修建,就是鄭和下江南的那種。其實圖紙並沒有被燒掉,而是作為陪葬品和成祖一起埋了起來。而且大明皇室其實也有祖訓,後世子孫若覺得有必要,立刻把圖紙拿出來用。

如今,當崇禎知道了海貿的滔天利潤時,哪裡還能夠讓這份圖紙繼續安靜的躺著?沒的說,自然是要起出來的。

只是工匠要按照圖紙把寶船還原回來,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材料的製作和運輸就是一個需要很花時間的事情。為此船塢建設完畢之後,足足花費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去準備材料,好不容易才到了組裝的階段。

但如今看來,就算組裝好了一艘寶船,又能帶多少士卒橫渡大海去朝鮮支援?而且看看這進度,只怕大明還沒有到,朝鮮的國都只怕已經淪陷啦吧?

“黎落,為什麼後金的火器會那麼強……”崇禎苦惱的問到。

“後金不事生產,這些火銃說是造的還不如說是買的。他們和偽朝有貿易關係,透過出售馬匹、皮毛、人參和木材,甚至是奴隸的方式,在偽朝那裡換取火銃。不否認這應該是被淘汰的,但效能,至少鋼材的堅固程度比我們的高,火藥的燃燒率比我們的高……總之在綜合的威力上,後金這種買的火銃,威力比我們的大上一些。

但這也不是沒有缺點,至少微臣看到了兩條:其一,他們只買不造,總有資源耗盡的一天,到時候沒錢買武器了,吃虧的就是他們自己;其二是他們缺乏資源研究火器,故而只能依靠買。而我們有足夠的人手去研究,去改良,如今我們的成本正在不斷下降。所以只需要假以時日,我大明在火器方面必能碾壓對方!

但這次,只怕朝鮮真的危險了……”黎落也不得不承認,現階段的後金至少有能力保住自己的邊境不失。

最重要的,還是大明的財政有點問題,若是三年後別說立刻打下後金,順便把依附後金的蒙古部落,以及朝鮮打下來都不成問題……但如今,必須要向現實妥協。

“罷了……讓他們自求多福吧……難怪偽帝張弘斌總說‘面子是自己掙的,不是別人給的’。萬國來朝在他看來,應該是偽朝一槍一炮打出來的,而不是依靠祖先榮光,外加足夠多的恩賜來換取的……也罷,朝鮮不來朝貢也很久了,想來也是覺得我們大明已經不復以前的威武了。既然如此,就讓他們鬧騰吧!讓盧象昇注意,別讓後金南下,就得了!”崇禎仔細想了想,下達了旨意。

“臣遵旨!”黎落也覺得,這是現階段最好的處理方案。

於是接下來,朝鮮果然是悲催了。若非後金缺乏足夠計程車卒,甚至為了抵抗大明而lang費了不少的彈藥儲備,否則直接打下漢城都不成問題。不過如今卻是剛剛接近漢城,卻不得不以此為邊境,開始進入了防守的狀態。

就這樣,朝鮮好歹鬆了口氣,至少不比擔心會被別人打入王都。但是這個形勢也不樂觀,若是繼續下去,朝鮮王都被破也是遲早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王都那麼靠近敵人的前線,這實在是有點危險,朝鮮的臣民已經開始向朝鮮王進諫,要求遷都了。

朝鮮仁祖李倧在一番掙扎之後,表示遷都,同時要與後金結為兄弟之國。

其中,自然包含了對大明不來救援的,無法磨滅的怨念。

黃臺吉為了達到緩兵的效果,與朝鮮簽訂了條約。條約規定後金現佔有的土地都是屬於後金,而且這次後金南下那麼辛苦,要求朝鮮賠償出征費用二十萬兩白銀。

這些,在後金強大的火器威懾下,朝鮮方不得不捏著鼻子答應了下來。

也就是這個時候,第一批來自倭國的貨物,也來到了遼東,並且經過商隊,浩浩蕩蕩朝著共和國方向前進。

至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