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解決之道(第2/4頁)
章節報錯
因為原始社會如何,似乎並不關王朝國運什麼事。
朱辰繼續道:“原始社會經歷了一個很漫長的時期,發展雖然緩慢,但終究是在不斷發展,隨著人們的生產經驗逐漸積累,人們開始學會冶煉青銅,進入青銅時代,學會了利用金屬製作成各種各樣的農具,人們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們也開始轉入更為穩定的定居生活,人口數量也隨之增加,開始有了分工,有人專門狩獵,有人專門織布,有人專門耕種,集體勞動逐漸被個體勞動所取代。”
“與此同時,出現了產品剩餘,所謂產品剩餘,顧名思義,就是人們滿足了日常的吃穿用度之後所剩餘下來的產品,比如糧食,畜牧,衣物等。”
“因為這些剩餘產品的出現,讓一部分人開始有了積累,而這些積累不再屬於集體,而是屬於私人,於是,私有制出現了。”
“私有制出現之後,就不可能再人人平等,開始有貧富之分,一些積累多的人,開始不想從事又苦又累的體力勞動,於是,他們就用自己的積累去收買那些窮苦的人為自己勞動,而自己則是去從事其他更為輕鬆的腦力勞動。”
“這個時候,那些富有的人驚奇的發現,原來收買窮苦人為自己勞動比自己勞動的收穫要多得多,他們開始擴大這個模式。”
“於是,原本人人平等的社會,開始有了階級之分。”
“收買他人為自己勞作的,我們可以稱之為奴隸主,而那些被買去勞作的窮苦人們則成為了奴隸。”
“這個時期,整個社會的主要階級是便是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奴隸主佔據了幾乎所有的生產資料,包括奴隸在內,也都是奴隸主的私人財產,奴隸沒有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隸主的壓迫下勞動,奴隸勞動創造的產品全部歸奴隸主佔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而奴隸只能依靠這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以維持生命。”
“這樣的社會形態我們稱之為奴隸社會。”
“在奴隸社會這個時期,社會上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們的生存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而轉變成了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矛盾。”
朱辰一口氣說了許多,朱標和劉基也都在很認真的聽著。
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這兩個概念,他們都是第一次聽說,但是朱辰講得很細緻,從社會形態的形成原因,發展歷程,再到具體形態都闡述得很清楚,再加上他們對那個時期的社會形態也有一定的概念,所以理解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困難。
朱辰總結的兩種社會形態,也讓他們相當驚訝,他們知道大概有那樣的社會形態,但沒有人這麼系統的總結過。
不過,他們兩人還是很疑惑。
就算總結得再精闢,這又和王朝國運又有什麼關係呢?
朱元璋同樣是滿腹疑惑。
說的是王朝國運,怎麼扯這麼遠去了?
朱辰看出了三人眼中的疑惑,仍舊不疾不徐的道:“你們發現沒有,正是在奴隸社會時期,王朝出現了。”
這話一出,朱元璋一下子屏住了呼吸。
終於要步入正題了嗎?
在朱元璋灼灼的目光下,朱辰道:“因為奴隸主對奴隸是野蠻的剝削和殘酷的壓迫,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必然趨於不可調和,奴隸想要反抗,而奴隸主則是想要鎮壓,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於是,奴隸主便組織軍隊,監獄,政府等機構,對奴隸進行統治,鎮壓奴隸的反抗。”
“而這些機構組合起來,便是王朝或者國家。”
“所以王朝最初的誕生,絕對不是為了廣大百姓而服務的,相反,它是為了奴役廣大的奴隸,管控奴隸的暴力工具。”
朱辰的話音落下,整個書店陷入了一片詭異的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