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一樣的朱元璋(第2/3頁)
章節報錯
些天還盛怒到要把人當場射殺,現在卻把人放了,還升官了?
到底怎麼回事?
不是。
這還是他認識的朱元璋嗎?
朱標一時之間都被朱元璋搞得有些糊塗了,不知道後者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看著懵逼的朱標,朱元璋臉上帶著幾分笑意。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
“沒……沒問題。”
朱標反應了過來,旋即欣喜的拱手拜謝:“兒臣替葉巨伯謝過父皇!”
謝過之後,朱標便欲告辭:“父皇,兒臣這就回宮,傳您的旨意!”
言罷。
朱標便急匆匆的想要離開。
“標兒。”
朱元璋突然叫住了朱標,這讓朱標一愣,轉頭道:“父皇還有什麼事嗎?”
“你先別回去了,在行宮好好玩幾天。”
“玩?”
“對啊,玩。”
朱標人傻了。
這還是他認識的父皇嗎?
從小到大,朱元璋對他的要求都很嚴格。
因為朱元璋從小沒有得讀書的緣故,所以他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朱標才五歲的時候,朱元璋便讓他跟隨大儒宋濂學習五經之書。
此外,朱元璋還在紫禁城特設大學堂,貯藏各種古今圖書,讓諸名儒輪班為太子和諸王講課。
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禮法行事。
除了讓太子誦習儒家經典,又專門選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又以梁貞、王儀為太子賓客,秦庸、盧德明、張昌為太子諭德,讓他們把“帝王之道,禮樂之教,和往古成敗之跡,民間稼穡之事”,朝夕向太子講授。
命東宮及王府官編輯經史古人行事可為鑑戒者,訓諭太子。
朱元璋自己還常常以自己的經歷訓導太子,要他明白創業的不易,守成的艱辛。
朱標可以說是在朱元璋全方位的呵護下成長。
而這個呵護,其實十分的嚴苛。
當初李世民對李承乾也是這樣,雖說父愛如山,但這座山其實也很沉重,李承乾直接被壓垮了。
好在朱標並沒有像李承乾那樣,他成長得非常好,溫文儒雅,虛懷若谷,具有儒者風範,朝野上下無不稱頌,很多時候,朱元璋和臣子們的關係,還有和諸皇子之間的關係,都是朱標從中調和求情。
就像這一次,朱標親自來到棲霞行宮面聖,為葉巨伯求情。
不過這一次,朱標卻被朱元璋整懵了。
“傳旨的事讓別人去就行了,你就留在行宮,陪咱放鬆些時日。”
“我……”
“別我什麼我了,咱知道,你這些年其實也挺累的,咱只知道對你提要求,卻從來沒有關心你累不累。”
朱元璋發自肺腑的話,讓朱標差點兒淚崩。
他雖然貴為太子,但這些年卻比誰都要勤奮,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因為他的身上揹負了太多的期望。
甚至,他連叛逆的時期都沒有。
十六七歲的年輕,便已經少年老成,處理大量複雜的政務要務,上對皇上,下對群臣以及百姓。
而他就像是那個石磨的磨心。
玩?
這是朱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朱標的反應,朱元璋看在眼裡,心中更是忍不住一陣刀絞。
“標兒,咱歇一歇,好不好?”
“好。”
朱標含淚點頭……
……
應天府,紫禁城。
文華殿。
這裡是太子朱標辦公的地方。
現如今,朱元璋已經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