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翻看了胡惟庸的列傳。

胡惟庸在楊憲倒臺後,表現突出,深得自己的寵信,最終上位,成為大明的丞相。

胡惟庸為此當了多年獨相,生殺廢黜大事,許多事情的不報告自己便獨斷專行,瞞上欺下,結黨營私,為所欲為。

內外各部門的奏章,他都先拿來看,凡是不利於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熱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職位的功臣武夫,競相奔走於其門,賄送金帛、名馬、玩好之物,不可勝計。

甚至到了最後,胡惟庸有了異心。

最終,胡惟庸被自己誅殺,他的這個案子牽連甚廣,許多文臣武將都牽扯其中,究其黨羽,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

朱元璋此時看得都有些心驚膽跳。

而胡惟庸其中有一條罪名更是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私通倭寇。

這讓他不得不謹慎起來。

既然他有一個來自於後世的朋友,那何不去問一問呢,所以他便來了。

現如今,他對朱辰的信任,已經超過了所有人。

朱元璋問道:“那洪武皇帝的海防之策效果怎麼樣呢?”

朱辰回道:“明朝初期,由於國力強盛,重視海防建設,政治較清明,人民尚能安居樂業,在少有內憂的情況下,能夠集中力量對付外患。”

“而且朱元璋嚴禁民間私自出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百姓們的安全。”

“所以,儘管明初有倭寇騷擾,但範圍不是很廣,對社會也沒有造成很大的破壞。”

對此,朱元璋同樣沒有太意外。

這道政策雖然是胡惟庸在朝堂上提出來的,但是也和他想的不謀而合。

看來自己想的,並沒有錯。

與其費力剿寇,用牛刀去殺雞,不如限制百姓來得簡單。

然而接下來朱辰的話,卻讓朱元璋有些驚訝。

“但是我覺得,光是防守是不夠的,一定要打。”

“為什麼?”

朱元璋一怔,只聽朱辰道:

“因為,一拳開啟,百拳不來,這一仗如果朱元璋不打,那麼他的子孫後代就要打。”